-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宝中5000年记忆
国宝中5000年记忆
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笛子,马王堆出土的T型帛画,两米高的东汉陶楼,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东晋金羊……囊括了以上“国宝”级珍品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正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在策展人齐玫看来,这次展览,绝对史无前例。经过两年筹备,全国26个省市55座博物馆,倾囊献出169件镇馆之宝。它们生动地勾勒出中华民族发展的轮廓。
按照以往展览的惯例,国家一级文物不能超过展品总数的20%。而这一次,大部分展品都是一级品以上的珍稀国宝。观众能如此集中地欣赏,一生或许只有一次机会。
国宝串起的历史
首都博物馆1400平方米的一层展厅,按照中华文明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四部分。首先展示的,是新石器时代的珍贵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太阳神纹石刻就是其中代表。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太阳神”石雕像。石像中的“太阳神”身???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立,头顶刻着23条光芒的太阳。这块石刻,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人们对太阳崇拜的产物。
展览的第二部分,为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3世纪末的文物,该时期是中华文明第一个繁荣期。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乌金饰,就是其中亮点。
太阳神乌金饰,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逆时针飞行的乌组成。四只神鸟,首尾相连,围绕着太阳,作品同样是古人崇拜太阳的物证,同时也说明古人已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第三部分展出的。是中华文明高峰期的作品。最具特色的是出土40年,首次离开湖南的马王堆T形帛画。它是国内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汉代彩绘帛画,一直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具未腐烂的汉代女尸,此T形帛画为墓主人随葬的旌幡。画面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天上部分绘有人首蛇身的蛟龙、金乌、蟾蜍、玉兔、嫦娥等。人间部分绘有墓主人在3个侍女的陪同下,飞升天国:地下部分画着神话中的鳌鱼和异兽守卫死者的灵魂。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完整体现出汉初人们对宇宙图景的想象。
据齐玫介绍,由于闪光灯和数码相机的测距设备都会使帛画上的花纹褪色,因此这幅T型帛画是整个展览中唯一不能拍照的文物。
展览的第四部分,为宋代到明清时代的文物。一副宋摹本《洛神赋图》是其中最大的亮点。《洛神赋图》本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名作,以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题材,描述曹植渡洛水时与洛水神女相遇而恋爱,终因人神路隔而无奈分离的动人故事。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宋摹本《洛神赋图》,虽不是真迹,但同样是无价之宝。这幅摹本用生动的形象,完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洛神赋》的内容。图中所采用的绘画技巧,后人称为“高古游丝描”,为人物画技法十八描之一,对之后的中国画线条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不可错过的之“最”
除了以上这些展品,本次展览还有几件不能错过的“国宝之最”。如河南省文物考古所收藏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老”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骨笛用鸟的腿骨做成,出土时有外型相似的两件。据考证,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是后世竖笛及洞箫类乐器的鼻祖。当时的人们利用它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即使到了今天,这支骨笛仍能吹奏出五声阶的曲子。
东汉陶楼,是展览中最“大”的文物。高22米,仿照中国式碉堡而建,是东汉地主豪强的墓葬。工作人员把它安放在展厅,整整用了六个小时。
东晋时期的金羊,则是展出的最“小”文物。在晋代以后,装饰图案大都以植物为主,这只小金羊应是动物装饰时代末期的作品。它外型十分小巧,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
摹本《兰亭集序》,是这次最“轻”的展品。《兰亭序》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后人评价“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只可惜,真品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永远地埋于昭陵。现流传于世的《兰亭序》为唐人摹本。其所用的是绢本,非常轻巧。绢色虽陈旧泛褐,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丝毫不逊真迹。
此外,诞生于周恭王时期的史墙铜盘,堪称最“重”的史书。司马迁作《史记》为后人传诵,但公元前g世纪的这部铜史书同样不可小视。]967年出土于陕西的史墙铜盘,上铸侣行284字铭文,生动阐述了西周文王至穆王的重要政绩及徽氏家族的历史。
来自徐州博物馆的金缕玉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也是目前国内出土的金缕玉衣中玉质最好、玉片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一件。整个展品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需10万人工才能完成。
按照汉代的丧葬制度,玉衣是必需的丧葬品,因为汉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S6消防工程参考标准.docx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pptx VIP
- 家庭饮食健康计划.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招聘办公室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级配碎石施工 ..ppt VIP
- 2022年7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docx
- DB44T 1212-201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pdf VIP
-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时间:2017-07).pdf VIP
-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docx VIP
- 光照时间对三斑海马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