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印象中桂林汉民中学校长任中敏
我印象中桂林汉民中学校长任中敏
我和妻子原是桂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的同班同学。1947年2月初中毕业后,我考上桂林中学高中部,她考上汉民中学。当时我们已有书信往来。一次,她在给我的信中,附了一份汉民中学的招生简章。简章上写道:国立汉民中学以向理工科大学输送合格学生为办学宗旨,凡毕业后有志报考理工科大学的,欢迎报考本校;无意报考理工科大学者,切勿前来报考。年青时候,我和许多没有背景而又希望将来有所作为的青年人一样,深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影响,十分向往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的理工科。看了这份招生简章,便萌生转学汉民中学的念头。
1947年9月,我以汉民中学高一下唯一被录取的插班生的身份,迈进该校的校门。
汉民中学坐落在桂林漓江支流小东江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设备堪称桂林一流。校长任中敏,江苏扬州人,1897年出生,是著名词曲专家和教育家。任校长青年时代曾参加“五四运动”,围攻赵家楼后在天安门被捕,后任国民党元老胡汉民先生的秘书。汉民中学就是他在胡死后为纪念胡而创建的。开始为私立,不久后改为国立,原址在南京栖霞山下。日军占领南京前夕迁来桂林,桂林沦陷时迁往黔东南的榕江,光复后在桂林重新建校。
任校长治校极为严格,有时近乎苛刻,而且带有十分浓厚的“乌托邦”色彩。在当时国民政府极端腐败,国共两党争斗十分激烈的背景下,他竟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别出心裁地创建所谓“荣誉考试”制度,规定每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不设监考老师,让学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他在校园内开办了一家无人售货的小杂货店,让学生购物后自觉地将钱币投入钱箱。他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写“修养日记”反省自己,而对时政的议论,则只能写入“随感录”中。他与学生同甘共苦,不仅和学生一道参加美化校园的劳动,还在学生食堂同学生一道进餐。每当学生比较严重地违反校规,他就把自己禁锢在他的办公室中绝食,反省自己“治校无方”。待违反校规的学生承认错误、一些师生恳请他进餐时,他才恢复进食。
在任校长的治理下,汉民中学成了乱???中的“桃花源”,任凭外面疾风暴雨,汉民中学这艘航船,依然严格按照他制定的航向和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向前行驶。无论是1947年初夏席卷全国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还是1948年底桂林大中学校学生把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招牌改写成“种秧银行”的示威游行,都没让汉民中学这汪“死水”泛起任何涟漪。
进校的第一学期,即1947年初冬时节,我同任校长有过一次接触。当时学校新落成几栋很不错的教职工宿舍,一向强调师生同甘共苦并能以身作则的任校长,这次却一反常态,似乎不愿与师生同甘共苦了。他与家人独住在一栋与教职工宿舍同时落成、题为“展堂”的漂亮别墅中。我对此很不以为然,竟把任校长不能在“修养日记”中议论时政的教诲置诸脑后,在“修养日记”中大放厥词,批评起任校长来。我指责他搞“特殊化”,在学生还住茅草房的时候居然安居于如此富丽堂皇的建筑中,缺少杜少陵老先生那种身处破漏茅屋又遭夜雨、却一心希望“天下寒士”住进“广厦”的胸襟,讽刺“展堂”不愧为汉民中学的“白宫”。
任校长是经常检查学生的“修养日记”和“随感录”的,没想到我的这则写在“修养日记”中的“随感”,竟被任校长检查到了。他立即把我传到校长办公室,要我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一、白宫建于何国何地?是何人居住的建筑?你看过白宫的照片没有?它是否是当地“富丽堂皇的建筑”?二、为什么把这则“随感”写在“修养日记”中,是否有意对抗学校的规定?要求我把回答写在当天的“修养日记”中,并送他审阅。当我回到班里把任校长的训示告诉同学们时,许多同学都为我捏着一把汗,说我捅了大娄子,轻则会被记过,重则会被开除。
怎么办?我决定如实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前两问难不倒我,对于后两问,我老老实实写道,我没看过白宫的照片,但心想既然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当然是富丽堂皇的建筑了――半个世纪之后,我和妻子到美国探亲,曾专门到华盛顿D.C.游玩,才真正目睹了白宫。在此地众多的建筑物中,特别是与其相毗邻的国会山庄相比,它不过是很一般的建筑,实在难以用“富丽堂皇”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当年的“想当然”错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反省了违反学校规定的不是,但申言绝不是有意对抗,而是过于激动,以致一时忘乎所以。
没想到这件被同学看作“批了逆鳞”、定会令我碰得头破血流之事,竟然就此画上句号。任校长再没找过我的麻烦,甚至在其后对学生的训词中,也没提及此事。我想,教育家毕竟是教育家,任校长虽然令学生望而生畏,但还是实事求是、通情达理、宽宏大量的,不由得在怕他的同时,对他增添了许多的敬意。
但没想到大半年之后的第二个学期,我竟被任校长勒令转学,几乎陷于绝境。
1948年2月,我们进入高二上。这年6月15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