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工具”革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网的“工具”革命 要么上云端,要么接地气?作者 /space/uid/21531/1.html吴澍 2013-1-22 07:22 /article/9194/1.html评论(50) /tags/79移动互联网 /tags/393App /tags/2263头条 javascript:SetFont(18)大javascript:SetFont(16)中javascript:SetFont(14)小 墨迹天气,作为一款有1亿多下载、5000多万激活用户的天气工具,目前正试图摆脱“工具”的阴影。前不久,它推出了“时景”功能,鼓励用户通过拍摄自己所在位置的实景天气,与其他用户分享交流,加强用户间的互动性。这功能明显带有往图片分享社区方向发展的试探性。但,在图片分享泛滥的当下,用户对它会有多强的粘性,尚未可知。好在,墨迹团队已拿到了三轮融资。现在还有资本试探下去。而对于其他更多的工具类应用来说,它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了。一个直接的压力是:VC对它们不太看好了。要知道,VC才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的金主啊!创业团队们狂扑用户量的现实目的,不也还是向VC给出一张好看些的成绩单么。但现在,不管你工具应用准备去抓、抓到了多少用户,投资人看待工具的眼光,变了。KPCB中国主管合伙人周炜/article/1294/1.html曾谈到,KPCB在挑选移动互联网项目的时候,将用户忠诚度作为很重要的考量标准,因此,KPCB不投功能简单的纯工具类应用:“门槛太低。比如天气类的应用,用户换部手机就有可能换一个,一个UI看腻了就有可能卸载。这种项目最初或许会因为设计讨巧而有短暂爆发,但很难长大,因为用户忠诚度太低,被称为侏儒项目。”在下了病危通知书后,周炜也没有忘记捞工具一把:“(UI出众)的纯工具类应用如果能够快速推出风格相近的其他工具类应用,形成品牌效应,是可以让用户记住并形成口碑的,这不失为工具类开发者的一种选择。”在虎嗅昨天(1月21日)/article/9344/1.html“每日移动观察”中提到的美图秀秀似乎正是在做这工作。其母公司表示,将推出“美颜相机”,主打傻瓜自拍功能,成像后自动进行“瘦脸”、“磨皮”等PS功能,这可以说是图片处理应用美图秀秀功能的前移。在更详细地看两个工具应用的案例之前,先让我们看下概况。工具的优势与困局何为工具型应用?工具型应用大多具有低技术门槛、无内容继承性、无社交属性、在功能性有较高可复制性替代性等特点。尽管缺点众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天气、相机、二维码等产品已经成为大众移动生活中的一份子,这类群体凭借着发力早、传播快建立了以下三点优势:首先,有较大的用户基础。其次,凭借先发优势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印象。最后,相比后来者,现有团队大多凭借此前的融资还可以支撑一年左右。与优势相对应的,工具类应用的困局可以通过《/article/5073/1.html移动应用经济的数学模型:盈利模式矩阵 》中的图表来阐述,该图的纵坐标轴代表着用户周均点击频率(周均PV值),而横坐标代表着90天后的用户存留率,文章将用户分为了在了四个象限,同时对应用的商业模式做出的总结称:可以看到我们的所定义的工具类应用中大多停留在了第四象限,但文中所提及的“广告支持模式”由于广告主的麻木,目前尚未能有效地产生营收,因此如何向纵坐标轴(使用频率)上方迁移,从而促成VC和广告主(线下商家)双线埋单成为了当务之急。其实更多的工具如图片处理、语音甚至名片扫描,都将成为大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内的标配,虽然技术和数据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是垂直产品的护城河,可惜互联网巨头已将最优秀的人才揽入囊中,对于它们来说,“微创新”只是时间问题。工具们怎么自寻出路?两种探索-拨号精灵、Camera360走上云端最近拨号精灵对产品进行了一次改进较大的改进,在产品中加入了“云号码群”,将号码群分为了“公共”、“共享”、“私人”三类,其中“共享类”的“常用电话(北京)”中包含了包括北京餐饮、住宿和娱乐场所在内的77000多个联系方式,只要输入目的地的首字母便可直接查询到常用的联系方式,具体功能则可视为将以往114的功能自助的迁移至了移动端。此外在“私有”号码群建立后,可以邀请朋友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共享自己手机上的联系方式。对于拨号精灵来说,这是一次从本地向云端的迁移。拨号精灵创始人简晶说:“在iOS 5.0推出时,当时越狱还没有发布,居然产品在没推广的情况下排到了免费总榜第一。但这时给我的触动便是,排位仅此而已,当了第一又如何?”一种空虚感降临到了简晶的身上,有掌声、有用户,但营收的匮乏和用户的流失,成了拨号精灵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时我感到,一款产品需要的是持续的创造价值,而不是只停留在排名上的表现。”简晶发现,拨号精灵如果希望形成真正的市场和商业价值,需要将产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而不是本地

文档评论(0)

kol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