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政府视野下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
政府视野下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
〔摘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运行成本不经济,责任机制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清晰,制度供给不均衡;指出由于理论指导不足、创新动力缺乏、价值支持的制约和制度耦合的影响,我国公共图书馆体制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加快创新的进程,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化解创新成本、整合创新动力、健全代理机制、搞好配套改革。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体制创新 政府责任
〔分类号〕G258.2
Structural Innovation of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in the View of Government
Xi Tao
Guangzhou Library, Guangzhou 510055
〔Abstract〕Analyzed with the theories fro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exist various problems in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currently, including high cost, unsound responsibility structure, ambiguous ownership, as well as unbalanced institution supplying. Due to insufficient guides from theories, lack of innovation forces, value restriction and institutional coupling,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hasnt gained real ground. In order to promote better innovation,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e.g., enhancing responsibility conciousness, lowering innovation cost, gathering forces, perfecting acting system and carrying out related reforms.
〔Keywords〕public libraries structural innovation government responsbilities
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审视公共图书馆改革,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创新在任何时候都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弊端暴露得更充分,问题表现得更突出,因而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任务显得更迫切。
1.1从成本―效益分析,公共图书馆运行成本不经济
按照戴维?菲尼的观点,当“按照现有的制度安排,无法获得某些潜在的利益。行为者认识到,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他们能够获得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得不到的利??,这时就会产生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需求。”[1]因此,原有体制只要存在着成本压缩或利益提升的潜在空间,体制创新就有必要。在我国现有管理体制下,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实施成本、摩擦成本和机会成本较高。突出表现在:①条块分割,总量本就不足的图书馆资源被分散在各种行业、各个层次的图书馆中,馆际协作协调、资源共建共享涉及的点(图书馆)多、线(同一系统的管理层次)长、面(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地区)广,具有相当的操作难度,“多年来馆际协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由此造成社会资源无形中的浪费十分惊人”[2] ;②图书馆利用率比较低。以湖南图书馆为例,“拥有藏书314万册,但仅拥有持证读者38 723人,只占长沙市民的1.92%,书籍的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为36.3%”[3] ;③基层图书馆“空壳化”现象比较严重。“部分地方政府对图书馆经费的保证,仅限于被戏称为‘裸体工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的‘人头费’,而购书费、运行费、维护费等费用微乎其微,由此引发司空见惯的‘人吃书’(人员经费挤占购书经费)现象。”[4]一方面是购书经费奇缺;一方面是冗员过多,有馆有人却没书,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可想而知。
1.2从委托―代理分析,公共图书馆责任机制不健全
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