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坚守责任与理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媒体坚守责任与理性

新闻媒体坚守的责任与理性   摘要 透过三鹿奶粉、柑橘、茅台事件的新闻媒体报道,我们应该深思新闻媒体坚守的政治与理性的是什么?本文对此做了基于事实的理性阐释,希望借此引起我们新闻媒体的关注。   关键词 新闻媒体 责任 理性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一、三鹿奶粉、柑橘、茅台事件透视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05年市场对奶的需量的急剧增大,导致奶源供给的矛盾激化,而2006年奶牛饲料价格高涨,又使得这一矛盾更加复杂。据当年官方发布的数字,40%奶牛亏损,30%奶牛持平,30%奶牛微利。奶站鲜奶里兑水,加碱,小事一桩。国家对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早有规定,但对蛋白质是动物源蛋白还是植物源蛋白?界定模糊。于是专业化的调奶师应运而生,没有牛也能造奶。奶站、奶农、乳企层层添加一些植物蛋白,愈演愈烈。再加上政府、乳企对奶源的监控不力,2008,三聚氰胺植物蛋白奶终于出问题了。据查,全国22家企业69批次婴幼儿奶粉中都含有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三鹿奶粉事件曝光披露后,国家质检总局9月17日发布公告,决定从即日起,停止所有食品类生产企业获得的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三鹿奶粉事件的危害性已远远超出了对婴儿健康的威胁,损害了29万多名宝宝的健康,击垮了一个经过50年打拼树立起来的品牌。他导致到人们对中国乳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安全性的担忧,甚至会引起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蒙牛“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愿景成了时下的一种尴尬。   2008年9月22日,四川旺苍县尚武镇村民在柑橘园内发现柑橘大实蝇。10月4日媒体报道,四川旺苍柑橘园暴发大实蝇病虫害。10月6日,广元市政府应急办向四川省政府递交旺苍县发现柑橘大实蝇疫情的应急快报。10月20日,一条短信通过手机和网络传播“告诉你的家人和同事朋友,暂时别吃橘子,橘子里有蛆虫。”10月28日,农业部强调,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已引发部分消费者恐慌。造成湖北、重庆、江西、北京等部分主产区和主销区柑橘销售受阻。湖北橘农损失将达15亿元。   在这次蛆柑事件中,我们的新闻媒体,缺少一种谨慎科学???神,夸大不实并有推波逐澜、一边倒之势。请看,“陕西咸阳发现蛆虫柑橘”(2008年10月28日西安新闻网一西安晚报),“北京柑橘批发价受生蛆谣言影响跌落一半”(2008年10月28日新京报),“北京市民在干瘪橘瓣内吃出两条活虫”(2008年10月28日02:26新京报)。新闻媒体,好像不站在政府、果农的对立面就不是新闻。有的媒体语言还十分情绪化,2008年10月28日扬子晚报一篇题为《居高临下的专家理论救不了无辜的橘子》写到:“柑橘蛆虫,光是这个词就比较恶心人了,但就是有专家不肯承认这个事实。”“在这个商品审美化的时代,卖相不好的都难以成交,何况是蛆虫。”   等到事态扩大,市场恐慌情绪严重,果农损失严重,救市已为时已完。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因“蛆柑事件”报导所产生负面影响,全国柑橘损失达147亿。很多果农欲哭无泪,毁树倒果,十分凄惨。我们不要忘记,2007年3月有媒体报道了广州“毒香蕉”事件时,使用了毫无科学理据的“蕉癌”、“灭绝”、“致命”、“香蕉世界的sARs”等词语。结果给民众带来极度恐慌,南方各地的香蕉纷纷滞销。仅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象这种缺乏政治意识和科学理性的新闻报道,我们还不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吗?   “牛奶有问题,柑橘有问题,中国食品安全都有问题”。按照这种以偏概全的逻辑思路,于是有的媒体把视角伸到中国白酒企业两大龙头――贵州茅台与张裕葡萄酒。   8月23日,有网站称,“据传闻,继蒙牛、伊利、光明液态奶被查出含三聚氰胺后,日前国家质监总局又抽查酒类产品,在贵州茅台、山东张裕,中粮长城和青岛啤酒中发现了致癌物质亚硝酸钠。”8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播报说:茅台酒等三种酒类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当日,青岛啤酒(600600)、张裕A均以跌停报收,贵州茅台收盘跌幅达9.43%;同时,酿酒板块全线下跌,大部分白酒类公司均跌停。针对产品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亚硝酸钠的传闻,贵州茅台(600519)、张裕(000869、200869)同时发布澄清公告,称传闻不实,公司产品完全不存在含有亚硝酸钠的情况。贵州茅台公告称,个别媒体在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仅根据传闻发表不实报道,严重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损害公司声誉,并且给公司及投资者造成了经济损失,请相关媒体不要再发布或者转载该等不实报道。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国家质检总局24日发表声明表示,质检总局日前并没有对贵州茅台、山东张裕、中粮长城和青岛啤酒进行抽查。   贵州茅台、山东张裕、中粮长城、青岛啤酒都是中国白酒领域民族品牌与代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民族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