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良搬倒渣山“当代愚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双良搬倒渣山“当代愚公”

李双良搬倒渣山的“当代愚公”      在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有一座倾倒和处理废钢渣的渣场,昔日名叫渣山。如今,凡是来到此处参观的人,都会被这里雄奇和壮丽的景色所惊叹。那环绕四周的数米高的斜坡城墙,好似一座具有明清特色的古城;尤其那富丽堂皇的两道城门更是气派非凡、引人瞩目,令人想起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的凯旋门。而当你走进大门后,更是别有洞天,办公大楼昂然耸立,亭台楼阁遍布假山,碧水莲花辉映着太阳的光芒,林荫道上的果树飘香……这简直就像一处花园式的城堡,一片世外桃源花果山!谁也不能把这一片园林式景观和昔日那堆积肆虐了半个多世纪、起风扬沙20里的渣山联系在一起。唯有渣场门前的那条路的名字“双良路”,还有西大门那醒目的大字“双良门”,都在不时提醒人们,这一切变化,都与一个叫李双良的老人有关。   20多年前,一位将要退休的老人,面对堆积了半个世纪的渣山,主动请缨,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投资,带领一支几百人的工人队伍,历尽10年辛苦,硬是把渣山变成了花园果城。他就是人称“当代愚公”的太钢集团公司退休职工、基层企业干部李双良。   如今,对于一个已年过八旬的老人而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这些熠熠生辉的往昔只不过是生命的一段历程,而由他的事迹提炼生成的“双良精神”却已成为太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要国家一分钱,只要一个治渣权!”李双良的治理渣山创新方案别具特色,被领导采纳和顺利通过。可谁又知道,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十几年   在太原钢铁公司南端,有一座堆积了半个多世纪的渣山。这座渣山,像一个急剧恶化的肿瘤,年复一年地膨胀着。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蚕食了两平方公里的地面。每到排渣时,炽热的废渣带着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映红了半个天空;遇到刮风,这些沉渣浮土,就会浩浩荡荡腾空而起,把整个太原城笼罩在一片灰色的云雾里。   太钢排渣告急!   太钢的生产经营受到巨大威胁! ??? 省城太原200万群众深受渣尘之害!   面对严峻的现实,太原钢铁公司的领导心急如焚。1982年夏季,他们发动太钢全体职工群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寻求治理渣山的方案。   很快,有两套治渣方案出现在他们面前。一是把本来已经堆得很高的渣山再提高10米,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案很快被否决了;另外是向政府申请空地的移渣方案:不论是上东山还是去河西,不仅工程投资浩大、工期拖长,且要穿越一段市区,会产生新的污染源。   在改革开放初期,太钢年产量已突破百万吨,渣山急剧增长,亟待治理;而百业待举的太钢各方面都要用钱。时间和资金两大难题,成为治理渣山的瓶颈,甚至令多少专家、学者都头痛不已!   就在这样―个关键时刻,公司总调度李洪保接到退休工人李双良的一份方案。那是李双良1983年春登门送来的。方案阐明了“以渣养渣,以渣治渣,综合利用”的方针,并提出了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七年搬走渣山的设想。这个方案,对于资金紧张的太钢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李洪保看完方案,便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好方案!好方案!”   真是雪里送炭,想啥来啥。然而,治理这么大的一座渣山,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能办到吗?李洪保半信半疑。李双良胸有成竹地说:“一吨废渣里含56公斤废钢,这是我亲自试验过的。这样算下来,整个渣山可回收30多万吨废钢。按每吨150元计算,就是4000多万元。这难道还不足以以渣养渣、以渣治渣吗?”   李洪保心服口服了。当下表示说:“李师傅,你个人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吧!”   “我只要一个治渣权。另外,我惟一的要求是,在治渣期间,一旦遇到些风风雨雨,领导上能尽快解决,不要让八分钱邮票搅得我甚也干不成。”   李双良的搬倒渣山的方案,震动了太钢公司的上上下下,钢城里涌起一片声浪。有人说他是吹牛,有人说他是“冒傻气”,有人说他是“不识时务”,还有人对他半信半疑,不相信如今还有人干活儿不图回报的。更多的人是对他精神的钦佩:“不愧为劳模呀!”   几天后,太原钢铁公司专门召开会议,对李双良提出的治渣方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   1983年4月20日,李双良的治渣方案终于得到太钢公司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公司与加工厂签订了治理渣山的承包合同,李双良被确定为治渣负责人。      治理渣山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其实,为了这一天,李双良已经等了整整十几年!   李双良,1923年出生在晋北地区忻县解原乡北赵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0岁丧母,11岁丧父。为了生存,他给地主放过羊,修过铁路,打过工,尝尽了人间的苦难和辛酸。1947年,他来到太原圪沟一带的阎锡山的西北炼钢厂(太钢的前身)采矿所当工人。解放后,他努力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