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回音与山西怆然
河北的回音与山西的怆然
“官二代”和“知情权” 已经成了一个敏感词,在一些关系到公共利益的事件中,已经成为认知裂痕产生的原因。显然,这个问题比一个交通事故或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疫苗案”更值得关注和警惕。
几乎每一场事件都要经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追寻,方能逐次厘清背后的真相。在此过程中,当事双方的言辞被扑朔迷离的质疑淹没,即便当事人的解释经得住事实的推敲,人们业已不再选择相信,或者说,是不愿选择相信。
“我爸是李刚”的回音与遐想
“我爸是李刚”!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最响亮传播最广泛的一句话语。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快速行使的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送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后经证实了解,肇事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流行语。
面对举国哗然和一片声讨,事件的主角李刚最终于10月21日现身并接受了CCTV的独家采访。镜头前李刚多次哽咽,不能自已,向受害人及家属深深鞠躬表示诚恳道歉并声称会积极赔偿。
虽然“李刚”已经浮出水面,但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多年培养出来的那份敏感告诉人们,这件事远远没有完结事件风云般的变化和戏剧性的发展容不得人们半分的懈怠和喘息。而现实中的情况似乎也在印证着属于这个国度的特有规律。
首先出场的是保定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振华,这位与李刚同系统的官员于21日表示,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涉及到谁,都将依法严肃惩处。
然而就在人们翘首以待的时候,先是曝出受害方代理律师遭受压力和阻力的消息。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在博客中描述,张凯律师因为代理此案,曾被其所属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找去谈话,要求他终止对这个案件的代理。“主任受到北京司法局的警告,求我时几乎快要哭了”。
而在11月5日,受害方突然与张凯解除了案件代理合同。他们对此解释是“我们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不久,社会上关于受害方与肇事方达成和解的消息散布开来。如果没有“好事者”坚持不懈的调查,恐怕这段“和解门”将永远以皆大欢喜的姿态载入史册。
据王克勤的博客描述,受害方陈晓凤的家属起初拒绝了赔偿解决方案,并坚持要对肇事者李启铭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起诉。然而11月5日上午,保定市公安局工作人员、陈晓凤老家的乡干部、村长都赶到省招宾馆,对陈晓凤的父亲说,“中央已经作出批示,要尽快解决此事;省里也有指示,要求和解此事,不能让事态进一步扩大”。而“扣”之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反党反政府”的“帽子”更让陈家刻苦铭心、噤若寒蝉。
由此,陈家很快与律师解除了代理协议。“一上午就在省招宾馆签了几份协议,速度很快,不给思考的时间,当天下午我们就被送回老家了。”
直到案件的判决,本该处在事件发展最前沿奔走呐喊甚至“咬牙切齿”的陈家却就此丧失了表达的能力。受害方缄默的态度也让社会为之沉默。虽然也有类似李刚拥有5套豪华房产与其身份不符等报道曝出,但这些都不能触碰到案件的核心。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迎接案件最终的判决。
2011年1月30日,法院认定了李启铭当时车速达45到59公里每小时(与舆论普遍认同的70-80公里每小时的车速有较大差距)以及其醉酒驾驶和逃逸的事实。同时法院认为李启铭的父亲李刚积极赔偿死者家属46万元,伤者9.1万元,取得了被害方谅解,并且李启铭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因此法院酌情采纳了辩护人对李启铭从轻处罚的意见。最终法院一审判决李启铭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当又一个案件盖棺定论的时刻,留下的是无尽的落寞和思考。或许在“李刚案”中除新闻媒体外,无法找到更多关于第四方调查者的影子,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探寻这种调查模式的成长状态。毕竟曾有好多热心人士曾经试图为那个逝去的生命找回应有的尊严,也曾经明确对那个无知的轻狂者说“不”。不过,回顾案件,我们同样可以清晰地体会到,作为当事者受害人,即便如何怀疑为官者的承诺和官方调查结果。他们在危难之时,更愿意相信的还是法律,公民调查可以释放的是关注和爱心,而司法公正带来的却是平安和勇气。
山西疫苗留下的怆然
2010年3月17日,一篇名为《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稿件所载内容震惊了国内外。稿件中披露出山西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家长伤心欲绝、四处求治、负担沉重。而导致这样惨剧发生的根源,竟然是用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疫苗!
伴随最初山呼海啸般的谴责和持续关注,山西省卫生厅紧急公开辟谣“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报道基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