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解答本题关键:是找出滴在水面上的溶液中所含油酸的体积,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油酸体积为 cm3.那么,每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的油酸体积为 ÷50cm3=1×10-4cm3=1×10-10m3 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d= m=5.0×10-10m 答案:5.0×10-10m * * 《分子动理论》和《气体》 泗阳中学高二物理组 复习 2009.1.8 一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很小,直径约10-10m。 2、分子间有间隙,固态、液态间隙小,气态间隙大。 3、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原理 水 油酸分子 d 《分子动理论》 练习、体积是10-4cm3的油滴滴于水中,若展开成一单分子油膜,则油膜面积的数量级是??( ) A.102cm2????????? ??? B.104cm2???????????? C.106cm2????????????? D.108cm2 B 经典例题: 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cm3的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随着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m2,由此估测出的油酸分子的直径为多少? 二 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会进入对方的现象 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快 2、布朗运动: 悬浮微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影响因素: 1.悬浮颗粒的大小 2.液体的温度 F 液体分子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3、分子的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与温度有关 影响因素: 1、下列所列举的现象,哪些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 ( ) A、将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B、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 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 ACD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用眼睛可直接观察到; B、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从射来的一束阳光中,可以看到空气的尘埃微粒在上下飞舞是布朗运动 是由气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 C 三 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实际表现出来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3、分子间距离r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1.当r=r0= 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平衡. 2.当r<r0时,分子力表现斥力. 3.当r>r0时,分子力表现引力. 4.当r>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微弱,可认为分子力为零. (如:气体分子间可认为作用力为零) 由此可知: 1.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为止,在这整个过程中( ) A.分子力总对乙做正功.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D.乙先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经典例题 C 2.(高考题)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F引和排斥力F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E. 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 F引越小, F斥越大F. 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则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可能增大 经典例题 CF 3.玻璃打碎后,不能把它们再拼在一起,其原因是 ( )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D.两块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作用力为零 经典例题 D 四 温度和温标 1、平衡态:系统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 2、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3、 T=t+273.15 (K) 说明: ① △T=△t ②0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