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讲 韩非子:法势术的刚性管理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君南 一、真实的人性 人逐利而为,人常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卫人嫁女 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追逐利益而不避风险:利是勇气的来源 人与人之间完全是一种利益关系。君臣、父子、主佣、医患 合作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不必做道德评判: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二、管理必须因情而治 人性假设是其因情而治的基础(人是什么,他需要什么) 因人情而治: 安利避害故赏罚可行 利用人性自利,把人引向目标:李悝使民习弓 因世情而治: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后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郑人买履/卜子之妻做新裤 成功不可复制:时代性地域性、偶或性、个别性、信息不对称性、机械模仿性 三、解决实际问题,要采用实际有效的措施 仁义只能说着玩玩:小孩子们过家家,拿尘土当饭,烂泥当菜,木头当肉。这些东西只可以玩玩,不能拿来止渴解馋。玩完了,还得回家吃饭。 爱多者,则法不立:慈者不忍,惠者好与。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与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势必败也 宋襄公之仁 宓(mi)子贱治单父:事必亲躬,费心费力,心理忧急,形瘦如柴。结果也没治理好 妇人之仁 :你无法感化别人 木鳶(YUAN)不如车輗(NI):墨子用了三年的功夫做了一只木鳶飞了一天就坏了。一位木匠用了半天做好了车輗,车輗能承重且用得时间又长。无实际用途的花哨精巧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对人有益的手艺才能说巧。 四、用法统一人们的行为 (一)“一民之轨,莫如法。”“立法令者,所以废私也。” 1.长效性 “法也者,常者也。”----法必须尽量保持稳定不变,能够连续持久地反复适用在相同、相类的事件中,切忌朝令夕改。(儿戏,恐慌,不信任) 2.客观性:“不可“释法术而任心治” ----法必须始终被作为一种具有严格标准的客观尺度,用来衡量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切不可带有主观随意与偏袒私利的倾向 3.公开性:“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百姓者也。” 4.可行性:法应当“表易见”、“教易知”、“法易为”--法本身的简洁易懂、切实可行和便于遵守、便于使用是极其重要的。言简而弟子讼 5.强制性:“信赏必罚”、“令出必行” 6.公平性:“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消除凌驾于法之上的特权、营建平等的环境,才能使法本身得到最大多数人的遵守。在公平的前提下,违法时心存“侥幸”、因受罚而生“私怨”的可能性将减至最小。(深涧理论) 四、用法统一人们的行为 韩非子法的今用: 韩非所讲的法是一种组织的规则 流程方案等:任正非华为起初聘请咨询公司量身定做其营运流程与管理机制之初给华为、高管理层执行批示:该流程方案需固化,5年内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 迅速控制局势:立竿见影 在员工道德水平较低,组织又具有暂时性和利益目标缺乏一致性的背景下,韩非子所讲的法能够提供直接有力、明显可见的制约标准。 即使在道德文明较高的组织中,韩非子所讲的法能够提供相当丰富的公开、公平、持续等理念资源 五、势:势者,胜众之资也 (一)势是不可须臾离开的 郁郁涧底松,离离原上苗 船的力量 苏秦的总结 相乐池管理车队 桀能做天子 鲁哀公让孔子拜倒在他脚下 五、势:势者,胜众之资也 最后的结论是: 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不载于势,则功不立,名不遂。 五、势:势者,胜众之资也 (二)势不可两 造父驾车与野猪的突然出现 王良驾车与菜地的突然出现 造父王良不可同驾一辆马车 一家二主子无所从 教训是:“释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五、势:势者,胜众之资也 (三)今用 韩非子所讲的势类似现代管理学中的管理权威。 不同的是,现代管理学的管理权威来源于合法程序,但韩非子并不深究势的获得机缘及其合法性。 六、术:君无术则弊于上 人主之大物也,非法则术也。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六、术:君无术则弊于上 (一)术的特点是动态性和隐蔽性 法莫于显,而术不欲见。 原因是,“君臣之利异”,“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 六、术:君无术则弊于上 (二)两种不懂术的人: 仁君:因“慈惠而轻材”导致臣下“轻犯禁法”。 暴君:因“心毅而乱易诛”致使臣下法令亡而臣主乖,民怨而乱心生。” 仁暴者,皆亡国者也。 六、术:君无术则弊于上 (四)无为术 假如要摇落树上的叶子 守法责成 治吏不治民 不必事事躬亲 集众人智慧自己收揽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