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础.jsp
第一章 第一节 液压工作介质 第一篇 液压传动 第一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章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简介 第一节 液压油液 第二节 液体静力学 第三节 液体动力学 第四节 管道流动 第五节 孔口和缝隙流动 第六节 液压冲击 第七节 空穴现象 总结 简 介 本章讲述液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油液的种类、物理性质、研究油液的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 油液的特性: 连续性:油液的运动参数是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函数,可利用解析数学来描述其运动规律。 易流性:油液不能承受拉力和剪切力,只能承受压力,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第一节 液压油液 一、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 密度: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液体的密度。 可压缩性: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变化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 粘性:液体在外力作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 其他性质 性质1-密度 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液体的密度。( kg/m3) 体积为V、质量为m的液体的密度ρ为 ρ= m/V (1-1) 矿物型液压油的密度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的,但其变 动值很小,可认为其为常数。标准密度为20°C时的密度。 一般矿物油系液压油在20℃时密度约为850~900 kg/m3 左 右。可查表获得。 重度γ=G/V=ρg 性质2-可压缩性 (1)液体的压缩性可用体积压缩系数κ表示,受压液体在单位压力变化下的体积相对变化量。(m2/N) (2)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以K表示,产生单位体积相对变化量所需要的压力增量 。说明液体抵抗压缩的能力大小。 即 K和温度、压力以及含在油液中的空气有关:温度升高,K减小;压力升高,K增大;混有气泡,K将大大减小。 性质2-可压缩性 (3)液体的可压缩性很小,在一般情况下当液压系统在稳态下工作时可以不考虑可压缩的影响。但在高压下或受压体积较大以及对液压系统进行动态分析时,就需要考虑液体可压缩性的影响。 性质3-粘性 工作液体的粘性,对减少间隙的泄漏、保证液压元件的密封性能都起着重要作用。 1、 粘性的概念 液体在外力作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这种现象叫做液体的粘性。液体只有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才会呈现出粘性,静止液体是不呈现粘性的。 性质3-粘性 下板固定,上板以u0运动 附着力:下板:u = 0; 上板:u = u0 内摩擦力:使两板之间液流速度逐渐减小。 Ff=μA du / dy 式中: μ为比例常数,称为粘性系数或粘度。 A 为液层接触面积。 du/dy为速度梯度,表示液层速度相对于液层距离的变化率。 性质3-粘性 2、 粘度:粘性大小用粘度来表示。 (1)动力粘度μ:液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流动时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内摩擦力。 动力粘度的单位为Pa·s(帕·秒,N·s/m2 )。 (2)运动粘度ν :液体的动力粘度μ与其密度ρ的比值。 ν=μ/ρ 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2 /s。 习惯上常用ν来标志液体粘度,液压油液的粘度等级是以40℃时运动粘度(以mm2/s计)的中心值来划分的。 如:普通液压油牌号为L—HL22:在40℃时运动粘度的中心值为22 mm2/s 。 性质3-粘性 表示200mL被测液体在toC时,通过恩氏粘度计小孔(ф=2.8mm)流出所需的时间t1,与同体积20oC的蒸馏水通过同样小孔流出所需时间t2之比值。 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的换算关系 性质3-粘性: 4、 粘度的影响因素 压力增大时,粘度增大,但影响很小,通常忽略不计。 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可以用粘度-温度曲线表示。 影响: 粘度大,阻力大,能耗↑ 粘度小,油变稀,泄漏↑ 限制油温:T↑↑,加冷却器 T↓↓,加热器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L-H*(液压用油) L-AN(机械油) 其他性质 物理性质: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作单位温度变化时所需要的热量)、导热系数、流动点(比凝固点低2.5℃的温度叫做流动点)与凝固点、闪点(明火能使油面上油蒸气闪燃,但油本身不燃烧的温度)与燃点(使油液能自行燃烧的温度)、润滑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