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形势与政策 刑事司法学院辅导员 滕山岭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预测 就业的概念 大学生就业总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 正确认识并分析就业形势,深刻理解和掌握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前提。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在我们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刹那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可是现实状况却是…… 世界各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1、日本:大学生求职平均要找16家企业。 2、加拿大:大学生要在实习中捕捉机会。 3、巴西:大学生习惯“先就业后择业”。 4、俄罗斯:30%大学生要改行,在本专业外就业。 5、西班牙:大学生坦然做“蓝领”。 6、美国:大学生靠密集信息网找工作。 大学生就业供求形势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0年还将有700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大学毕业生应这样对待正确理解“就业难” 一、要正确认识“就业难”的概念。 二、要准确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三、要消除对“就业难”认识上的“误区”。 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原因 严峻的经济形势 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原因 一、毕业生严重供过于求 09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加上历年未就业的150万名大学生,总数达到830多万人。 “十五”期间,我国新成长的劳动力数量将升至峰值4650万,加上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750万,每年城镇需安排就业人数达2400万人。以经济增长7%计算,每年新增长的工作岗位只有800万个。 从山东省的情况来看,2009年山东省内有高校毕业生43.6万人,加上省外高校山东生源毕业生回鲁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求职毕业生首次突破6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困难之大前所未有。 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原因 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学生能力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高校专业设置;文科类特别是外经贸易类专业和高职高专类就业困难加大; 计算机信息类、市场营销类等岗位需求相对较大,人文、法学、金融、贸易类较少。 信息不对称,导致 “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 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原因 三、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就业单位强调经验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强调工作经验,下岗企业白领进入就业市场,冲击毕业生就业。 非主流就业渠道竞争激烈 一部分学生开始挤向非主流就业渠道,如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报考的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 据统计,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于11月30举行公共科目笔试。目前,确认参加考试的人数已经达到77.5万,他们要去竞争13566个工作岗位 。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参考人数 北京: 11.4万人 ,天津: 2.3万,辽宁: 3.2万人,吉林: 1.7万人,黑龙江:1.8万人,内蒙古:10717人,河北: 29716人,河南: 5.2万人,安徽: 3.3万人(33463),上海: 5.5万人,重庆: 1.5万人,江苏: 65258人,浙江: 58625人,福建: 3.5万,江西: 37694人,山东: 10万人,山西: 26285人,湖南: 3.3万人,湖北: 3.48万人,广东: 11.8万人,海南: 8556人,四川: 2.4万人(报考2.7万),贵州: 13500人,云南: 1.3万(19106人报名),陕西: 32770人,甘肃: 1.4万人,青海: 10527人,广西: 1.5万人,西藏: 1445人,新疆: 10833人,宁夏: 4460人 有“国考”之称的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44个城市的800多个考点同步开考,考生人数达到前所未有的104万人。他们将“拼抢”约1.5万个公务员饭碗,录取率低于2%。 山东省近几年公务员情况一览 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原因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尚未根本改变 当今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党和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度重视。 毕业生就业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并逐渐走向规范化。 社会需求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 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中国加入WTO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