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贺新郎?别友》教学设计;单元说明: ;单元目标:;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了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品味毛泽东这首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诗词回顾
《沁园春· 长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湘江秋景图,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表现了作者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是毛泽东豪放诗风的经典之作。;二、朗读:
1、配乐朗读,正音。
2、学生齐读,感受。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三、探究
学生默读,发散思考:
1、诗歌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些句子?为什么?;
3 、发散延伸: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能发现诗歌的好,你是一个很好的读者;能解释它为什么好,你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者。Now, let’s talk about——;1、关于诗歌鉴赏的一般手段:
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
意象特点、意境氛围
思想感情
A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B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C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D思想感情:快乐、惆怅、寂寞、伤感、恬淡、激愤、坚守节操、
忧国忧民等。
ABC属于技巧,也是工具常识;D是目标达成。这当中,有一个关键环节,即:
诗歌是如何描写意象特点及营造意境氛围,这就是所谓的“缀象成境”。;A、课文鉴赏之动作意象。
课文赏析(1):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鉴赏:
离别之情哀怨缠绵。;B、课文鉴赏之自然意象。
课文赏析(2):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意象 意境 感情; 课文赏析(3):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意象 意境 感情;五、课文小结:
《贺新郎·别友》写离愁别恨,缠绵悱恻,风格婉约,但是也不失豪放,哀而不伤,表现作者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是毛泽东早期诗词中难得的情作。
毛泽东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此证也。 ;六、课外迁移:
人生自古伤别离,离别总是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在人流攘攘的站台上;在血浓于水的亲人之间,在满写着师生情谊的校园;有时送别的可能是自己曾走过的一段路,或曾经历过的一段时光……她,是发生在人间最感人的故事。
写作训练:月末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 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次别离,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离别时的(惆怅、孤寂、伤感、鼓励、劝勉等)情绪。;七、课堂总结:
诗歌鉴赏方法多样,比如:从标题、作者人生经历、典故含义和诗词注解等等方面突破,这些都是诗歌鉴赏的技巧性问题。
但是,诗言志。诗歌总是以文字为载体,表达情感的。
因此,从诗歌文本着手,理解诗歌描写的意象及其营造的意境,从而深入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却是诗歌鉴赏范围内最直接、最纯粹也是最高层次的审美。;作业:;谢谢指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