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doc

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一五”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 (2006-12-08) ????汽车工业是产业关联度高、规模效益明显、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重要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为促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带动全省工业结构升级,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一批市场竞争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产品,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优势整车产品初步形成。 ????我省在国内具有优势的整车产品主要是大中轻型客车、高档皮卡及多功能运动车(SUV)、各类改装汽车和摩托车等,涌现出宇通客车、郑州日产、少林汽车、华骏车辆、北方易初等一批名优企业。2004年,我省公路客车、高档皮卡和中高档越野型多功能运动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5%、59%和41%,均位居同行业首位,半挂车、专用车、摩托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2%、7.1%和4.4%,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第六位和第五位。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壮大。 ????200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1.2%。200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风神轮胎、新航集团、中轴集团、远东传动轴、西峡水泵等20多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转向器总成、减振器总成、汽缸套等1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载重子午胎、汽车空调、汽车轴承、减振器等成为国内骨干整车企业的配套产品,缸套、铝合金轮毂等进入世界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三)合资合作和产业整合明显加快。 ????目前,东风汽车、中集集团、万向集团等大型企业分别控股了郑州日产、华骏车辆和河南制动器公司,中原内配与英国吉凯恩公司、天元铝业与中信戴卡和创通(香港)集团、河南星光公司与德国开开特公司等一批新的合资公司已经成立,中航工业公司重组了豫北机械厂、平原航空设备公司和豫新航空设备公司,吉利集团等知名企业也纷纷看好我省市场,正在加快与省内企业的合作步伐,为我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产业集群发展开始起步。 ????郑州市中牟县集聚了郑州日产、郑州轻汽、河南红宇3家整车企业和泰新内饰、国基贸易等十几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安阳定角集团等20家企业通过产品的总成和外协,在林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焦作、新乡、洛阳、南阳、许昌、鹤壁等地初步出现了各具优势的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成为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在看到我省汽车工业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认识到,与国内汽车大省和发达地区相比,我省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汽车产业总量小,缺乏竞争能力强和带动作用大的整车产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中度低,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不高,还难以完全适应国际采购系统化、模块化供应的要求。这些问题如不能解决,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将难以改变整体竞争力较弱的状况,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二、十一五期间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环境 ????(一)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竞争环境和体制政策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 ????一是市场驱动下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999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保持了年均22.6%的高速增长。200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500万辆,居世界第四位。我国已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汽车工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05-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年需求增长率为10-15%,2010年整车需求量将达到880-1200万辆。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达到4440亿元,其中,为整车配套约3000亿元,维修市场800多亿元,出口约640亿元。预计2010年国内零部件销售额将达到11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为16.5%。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了国有、外资和民间资本大量进入汽车行业,2000-2003年全国汽车行业年均投资增长率达到40.7%,推动了我国汽车产能的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汽车出口量也将大幅增长。 ????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展开。由于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我国、印度、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世界汽车厂商争夺的主要地区。到2004年底,世界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已在我国设立合资公司530余家,国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