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随笔二篇:咬文嚼字-不求甚解-.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寻 读 法 这种方法,相当于跳读法,阅读者不是对全文进行研读,而是对文章、作品的精华处细细琢磨,品位。 析读法 析读法,就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词,句子,修辞情感基调,意境等进行品析。这种读书法过去老师上课经常教。带有研究性质。 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 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好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反复修改 精益求精 把握精神实质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观点 关系 《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黄庭坚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东坡 为下面的诗句添加动词突出特征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说 (一)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词用的恰当吗,如不好,请修改并简析修改原因。 1、春风又过(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绿”字为何精警?因为它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描绘了春过江南后的效果――绿满江南.重要的是“绿”字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红杏枝头春意(浓)( ) 闹 ——这一“闹”字,可见其杏之红,其红之浓。无“声”的景象附上了有声的意味。视觉与听觉被彼此打通,传达出精微的感受。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含”字以比拟手法说明诗人是在屋内通过窗户看到外面的自然景象,“西岭千秋雪”尽收眼底 。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寄水部员外郎》 —以一个“点”字不仅形象地把湛蓝的天底下排成“一”字的大雁描绘出来,而且突出了这个“一”字不是一条连续的线,而是由一只只大雁“点”成的,这样就准确而传神地把特定意境表现出来。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之二   ——“燃”字不仅写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山花一种动态美。 (二)三位作家坐在一起吃饭,分别说了这么三句话,“吃在中国”“在中国吃”“在吃中国”,试分析这三句话的意味 参考答案: 吃在中国——食文化在中国; 在中国吃——想吃美食,到中国去。此两句含有自豪之情,含褒义; 在吃中国——挥霍公款,吃穷中国。此句含有愤怒的情感,含贬义。 ?写法启示: 学问靠积累,平时在阅读、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写议论文既要举例子又要讲道理,而且例子要典型、充足,解说要到位。 马南邨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 、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邓拓 (1912~1966)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议 论 的 方 式 议论有两种基本方式,即立论和驳论。 立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从正面证明自己提出来的论点。 驳论指议论目的是为了反驳某一错误的论点或相关的论据、论证。 驳论文 驳论是就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定义 方式 (1)直接驳论点(2)通过驳论据来驳论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