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清末法制史
清末法律制度------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唐胥铁路、同文馆与轮船招商局 洋务运动——兰州机器制呢厂 洋务运动·湖北枪炮厂 洋务运动——湖北钢铁与矿山工业 洋务运动——江南制造总局与京汉铁路 洋务运动——私人公司章程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 咨议局和资政院的设置 1.咨议局 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末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于1909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实际上,咨议局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民意机构,只不过是在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之下的附属品。 咨议局筹建始于1907年,其后由宪政编查馆草拟《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于1908年7月颁布。依照两个章程规定,咨议局活动宗旨在于“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权限是讨论本省兴革事宜、决算预算、税收、公债以及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但其所议定事项,决定权在本省督抚,督抚对于咨议局,有监督、裁夺之权,而且有令其停会及奏请解散之权。咨议局议员选举条件极为苛刻,因此,它并不具备地方议会的责任,不过是清廷“预备立宪”的点缀品。 2.资政院 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于1910年正式设立。资政院在实际上完全是清代皇室直接控制的御用机关,与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完全不同。 资政院筹建始于1907年。《资政院院章》于1908年以后陆续完成。依照《资政院院章》规定,该院可以“议决”国家年度预决算,税法与公债,法典修订、修改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议事项。但是,资政院一切决议,均须报请皇帝定夺,皇帝有权谕令资政院停会,有权令其解散。资政院议员分“钦选”与民选两部分,钦选议员由皇帝指定,多为宗室贵族高官显贵,民选议员由各省咨议局议员互选,但须各省督抚圈定。资政院只是承旨办事的御用机构。 《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于1908年颁布的宪法性文件。由宪政编查馆编订,1908年8月公布。制定“宪法大纲”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一个步骤,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第一部分共14条,第1、2条规定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遵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第3条至第14条规定君主的立法、行政、司法、统率军队、宣布战争与媾和、宣布戒严等各项绝对权力,并在许多条文之后加上“议院不得干涉”、“皆非议院所得干预”等词语,以保障皇权,限制议会的权力。第二部分为“附录”,规定了臣民纳税、服兵役、遵守法律诸项义务以及抄自日本宪法中的一些臣民权利。但对于每项臣民权利,均以“在法律范围内”作为限制语,并规定“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 《钦定宪法大纲》无论在结构形式上还是在条文内容上,都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其实质在于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绝对权力,体现了清代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因此,《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后即遭到普遍的反对和批评,并未真正实施。 《十九信条》的制定 《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它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它是清代统治者立宪骗局最后破产的记录。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暴很快席卷大半个中国,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处于土崩瓦解之中。清政府一面急忙调兵遣将,一面下“罪己诏”,并宣布解除党禁,赦免国事犯,并命令资政院迅速起草宪法,企图继续玩弄立宪骗局度过危机。资政院仅用3天时间即拟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1月3日由清政府公布。由于革命运动和全国局势的压力,《十九信条》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力,但它仍然强调“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尤其是它完全着眼于皇帝和国会的关系,对于人民的权利只字未提,更暴露出其虚伪性。正因为如此,清政府推出《十九信条》以后,并未能够挽回清王朝的败局。 《大清现行刑律》的修订 《大清现行刑律》是清政府于1910年5月15日颁行的一部过渡性法典。 《大清现行刑律》是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稍加删改而成的,共36卷389条,另有附例1327条,并附《禁烟条例》12条和《秋审条例》165条。清政府颁布《大清现行刑律》的目的是把它作为《大清新刑律》制定完成之前的一部过渡性法典,因而对承传已久的《大清律例》并没有作太大的变更,其基本内容依然延续旧律。 《大清新刑律》的修订 《大清新刑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