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民国时期中苏关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介石与民国时期中苏关系

蒋介石与民国时期的中苏关系   他对苏始终不信任,屡次发动反苏事件,甚至进行局部对苏战争,但又数度与苏合作,争取苏联对中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其统治的支持。      中苏关系是民国时期中国最主要的大国关系之一。蒋介石的对苏态度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历程,他对苏始终不信任,屡次发动反苏事件,甚至进行局部对苏战争,但又数度与苏合作,争取苏联对中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其统治的支持。      “西北计划”的夭折      蒋介石是中国国民党第一个赴苏访问的高级干部。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从上海启程,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孙中山为此致信列宁、齐契林和托洛茨基介绍蒋介石。9月2日,蒋介石一行到达莫斯科, 受到苏联党、政、军领导机关的热情接待。25日,蒋介石应邀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做了关于中国革命运动状况和国民党内部情况的报告,希望共产国际派人帮助中国革命。   访问苏联期间,蒋介石向苏共中央提交了一份军事计划书,提出国民党人的“西北计划”,其主要内容是:鉴于广东政府腹背受敌,香港为英国控制,长江流域为英、美势力范围,战略地位十分不利,国民党人有意将其军事转移到中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地区,军事基地首选库伦(今乌兰巴托),其次是迪化(今乌鲁木齐),与南方的革命军联合起来,沿着内蒙古边界,形成一条反北洋军阀战线。蒋氏相信只要苏联愿意协助,就可两面夹击,推翻北洋军阀政府。苏联方面虽然表示支持中国国民党,但认为此“北进”方案为“一着注定要失败的险棋”。这一态度使蒋氏倍感失望。12月,蒋介石回到广州向孙中山汇报,劝孙不要轻信苏俄,但未为孙中山采纳。      蒋介石与加伦      国共合作期间,身为国民党军事首领的蒋介石与苏联军事顾问一度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蒋介石主持黄埔军校,指挥东征,镇压广东地方军阀的反叛行为,并进行了北伐战争,从而建立和奠定了他在中国国民党内的领袖地位。另一方面,蒋介石又与苏联顾问发生过种种冲突,曾发动“中山舰事件”,逮捕共产党人李之龙,驱逐他所不满意的苏联顾问等。   蒋介石与苏联政治顾问鲍罗廷互相不满,却与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甚至与加伦将军在“分共”时,依依惜别,“相约有机会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一起共事”。上世纪30年代初,中苏恢复外交关系后,蒋介石曾数度请求斯大林重新派遣加伦将军来华,斯大林一直避而不答。1939年,蒋介石请访问苏联的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再次向斯大林提出该项要求,却被告知加伦已被枪毙,原因是他接受了日本间谍的收买。      “绝俄令”的颁布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力主“一定要对俄绝交”,“将俄国领事馆及商业机关一律封闭”,并将此视为他稳定新政权的重要条件。1927年12月14日,南京政府借口苏联领事馆及国营商业机关为中共广州暴动的指挥机关,颁令撤销对于苏联领事馆的承认。蒋介石发表演讲称:“我们断绝同苏联的外交关系,仅是停止与苏联政府的交往。中国人民对苏联人民的感情并未因此而发生任何变化。在中国各个城市的苏联领事馆实际上是共产国际的分店,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阴谋的发源地。国民党采取这一决定性的步骤,符合保护我们国家独立的利益,符合自卫的利益,同时符合我们国民革命以及由此而确保远东和平和安全的利益。”   南京政府撤销对苏联领事馆的承认后,封闭了整个统治区内的苏联领事馆,但东北的苏联领事馆及商业机构依然存在,北京政府派驻莫斯科的代办也没有撤回。从国家关系上说,中苏已经绝交,但还存在着外交联系。      “无故挑衅,无故投降”      1929年7月,中苏间又发生“中东路战争”。“中东路战争”起因于苏方对“中苏协定”的曲解及中苏之间围绕着中东铁路的利益冲突。蒋介石指令东北地方当局“相机进行”,实施以武力接管中东路的计划。17日, 苏联政府发表最后通牒,宣布对华断交,并调集大量兵力屡次进攻中国边境。蒋介石曾请德国政府居间调解,但未获成功。后又求助于美、英、法等根据《非战公约》进行干预,也为苏联拒绝。中国军队连连败北,边关垂危,全国震惊。12月22日,蒋介石被迫下令直接与苏联政府交涉,几乎全部采纳苏方意见,并签署《伯力会议议定书》,中东路恢复原状。蒋介石的政治、军事设想全部落空。   时任中国驻德公使并参与外交交涉的蒋作宾对此评价说:“无故挑衅,又无故投降,辱国丧权,莫此为甚,国际地位即从此降落,尤以国民政府之声誉扫地矣!”      劝说苏联对日开战      1932年12月,中苏邦交因“九一八事变”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变化而重新恢复。中日战争爆发后,中苏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蒋介石与斯大林间重新恢复联系。这期间蒋介石对苏外交的重点,一是争取苏联直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