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价的餐馆与酒吧也纷纷落成,生意火爆…… 上世纪60年代以后,渔人码头的渔业渐渐被旅游业取代, 可惜我看到的仅是这个旅游圈的一丁点…… 好在导游让我们看到了那个蟹招牌——渔人码头的标志…… 我太喜欢这里的海鸥了,它们俨然此地的主人特别淡定…… 又是匆匆一瞥!要想充分感受渔人码头多元文化的魅力,得再来,自己来…… 尽管步履匆匆,可旧金山还是给我挺深的印象…… 它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 又有着清晰的发展意识…… 它是一座金山,一座不旧的金山…… W12-391 旧金山——我们飞往美国本土的第一站, 这是我最早知道也最感亲切的美国地名之一…… 它又名圣弗朗西斯科,19世纪是淘金者的聚居地…… 早期华人移民美国多居于此,“金山”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别称…… 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后,为与“新金山”区别,华人改称圣弗朗西斯科为“旧金山”…… 旧金山也称“三藩市”,那是讲粤语的华人以该市英文名称头两个音节“San Fran”的音译…… 我们先冒雨参观市政厅的外观,它是美国西部欧式建筑的代表,美国最美丽的公共建筑物之一…… 这座“美国西岸的白宫”建于1913年,是为了取代彻底毁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的旧市政厅…… 它气派不凡:巨大的穹顶名列世界第5,高度超过美国国会大楼,内部装潢的法国艺术家雕塑作品,总造价相当于今天的四亿美金,作为“金山”的政治中心,圆顶的黄金重达一吨!…… 它很有名:许多国葬在这里举办,玛丽莲·梦露在这里结婚,两位市长在这里遇刺…… 它免费参观,可惜导游只给我们10分钟的拍照时间,根本没法过去…… 那里有许多塑像,导游当然不可能给忙于拍照的我们作任何讲解…… 它必定是有故事的!可惜我就是回来也查不到…… 也许我太好奇了。不过,我真的不甘心懵嚓嚓…… 接着参观世界著名的桥梁之一,近代桥梁工程的奇迹——1937年建成的金门大桥…… 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历时4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 大桥的斜拉钢索据说用27000根钢丝绞成,它长达几千米直径粗达0.94米,每根自重一万多吨,还要承担桥梁的重量——很难想象这个难度…… 据说从金门大桥往下看,常有雾气萦绕让人产生幻觉,不知是否此因,这里成为自杀者的圣地,至今已有1200多人纵身跃下而极少生还…… 也许自杀者都有足够的轻生理由。但,我还是喜欢看到这样的情景——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为什么不珍惜呢? 大桥附近有个小公园,那里的花好漂亮…… 我看过好些金门大桥的照片,不论黑白或彩色都极有震撼力,我匆匆来去,只有这样的作业了…… 旧金山是座山城,这里诞生了大名鼎鼎的“九曲花街”——又是个中国名字…… 很短的街区,40度的斜坡竟有八个急转弯,车子只能往下单行,曾有“世界上最弯曲的街道”之称…… 上世纪20年代,当局特意在九曲路段修筑花坛,车行至此,时速不得超过5英里,只能缓缓盘旋而下…… 这个规定很讨厌吧?然而,春天绣球夏天玫瑰秋天菊花,你想开快还舍不得呢(以上两图为网上下载)…… 不但花坛姹紫嫣红,家家门口也栽有各色花卉,汽车就像穿行在一块巨大的锦绣画卷…… 我去得早了点,再过半个月,绣球花就盛开了(看到了吗?路旁有人行道)…… 嫌累,我们这个团只有两三个人爬到山顶。没看到对面的风景,可惜了…… 我们还去了旧金山著名的渔人码头,导游也是只给10分钟,我们活动的范围也就方圆10米左右…… 渔人码头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一位商人为方便自己的木材生意,在此建了个小码头…… 没想到刚建成就引来众多劳工,这里很快成了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和旧金山水产品的集散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