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与“足”词义演变及动因考查.docVIP

“脚”与“足”词义演变及动因考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脚”与“足”词义演变及动因考查

“脚”与“足”词义演变及动因考查-汉语言文学 “脚”与“足”词义演变及动因考查 □汪昕 罗思明 摘 要:本文从历时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基于CCL语料库,重点考察“脚”和“足”的词义演变过程与动因。发现:第一,“脚”最早出现于篆体字中,历经朝代更迭,词义发生扩大,词义辐射范围扩大,从指称身体部位逐步转移到生产劳动、社会生活乃至文学中。“足”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但至今词义变化不大,词义基本局限于身体部位与物体支撑物及物体的基础与下部三方面;第二,二者词义于汉发生重叠,到唐“足”的大部分词义被“脚”覆盖,“脚”基本实现了从“小腿”到“脚掌”的转变;第三,隐喻的象似性在二者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脚” “足” 词义演变 历时考察 演变动因 一、引言 张永言、王维辉(1 995)首次提出:“词汇史的研究不但不应该撇开常用词,而且应该把它放在中心的位置”。马提索夫(1976)也曾提出“身体部位领域的词是词汇核心的核心,事实上可以称为核心词汇的特种部队”。长久以来,身体词汇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已有研究证实“头”和“首”的词义演变、手部动作常用词词义演变、打击义动词词义演变,但还未有研究证实“脚”与“足”的词义来源、词义演变过程(如吴宝安,2011;蒋绍愚,2007;高明乐、朱文俊,2005;孙影、成晓光,2012)。本文重点探究“脚”与“足”的词义演变历程以及演变动因。本文重点考察“足”的名词义项,因此“足”的其他词性本文不作探讨。 二、“脚”的词义演变历时考察 “脚”的词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六朝以前词义扩大态势缓慢,于唐始“脚”的词义发生大范围扩展,词义也发生了部分转移,“脚”从“小腿”转换为“脚掌”部分。此后“脚”语义域仍然处于缓步扩大的趋势中。 “ 脚” 最先见于篆体字中, 不论是先秦还是秦朝“脚”均指人的小腿。 (1)a.折其脚祧神之。(小腿,春秋《墨子》) b.孙子膑脚于魏。(小腿,战国《韩非子》) 到了汉代,“脚”不仅指人的小腿,语义范围更扩大到动物的脚部。 (2)飞鸟铩翼,走兽废脚。(动物的足,西汉《淮南子》) (3)昔司马喜膑脚於宋。(小腿,东汉《全汉书》) 发展到六朝,“脚”开始出现“脚掌”义。此外词义范围还进一步扩大,除了以前的词义,更扩大到日常生活领域,即器物下面的支撑物。 (4)脚踏十遍。(脚掌,北魏《齐民要术》) (5)乃系鳖於床脚。(器物下面的支撑物,东晋《搜神后记》) 自唐以来,“脚”的词义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而“脚”的原始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基本实现了从“小腿”到“脚掌”的转移。语义域也转移到了自然环境中,表示物体的基础或下部,如“山脚”。“脚”也出现了某些特殊意义,如“脚力、脚钱”。 (6)自古多少贤,尽在青山脚。(物体的基础或下部,唐《寒山诗》) ( 7) 事甚艰难, 运送脚钱。( 运费, 唐《唐文拾遗》) (8)若庸调不入京,雇脚运送。(脚夫,唐《唐文拾遗》) 唐诗中“脚”开始与“日、雨、云”组合在一起,形成“日脚”“雨脚”“云脚”,这些可视为隐喻认知机制在发挥作用。 (9)a.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太阳穿过云隙射下来的光线,唐《李贺诗全集》) b.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密集落地的雨点,唐《李贺诗全集》) c.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接近地面的云气,唐《李贺诗全集》) 到宋,“脚”彻底实现了从“小腿”到“足”的意义转变,语料显示该时期“脚”除了保留前朝“动物的足、器物支撑物、物体基础、脚夫、运费”义外,同时还延伸出新的词义:“足疾、鞋、句末押韵的字、注脚、液体的沉渣、针线缝物的痕迹”。新词“脚色”出现,意为“履历”。 (10)称马患脚,以二千求治。(足疾,北宋《太平广记》) (11)文人皆著木脚冰上逐鹿。(鞋,北宋《册府元龟》) (12)韵脚亦同。(句末押韵的字,北宋《太平广记》) (13)或問乃注脚之注脚。(注脚,北宋《朱子语类》) (14)水之滓脚便成地。(液体的沉渣,北宋《朱子语类》) (15)直得金针锦缝,线脚不彰。(针线缝物的痕迹,南宋《五灯会元》) (16)写了他地理脚色与来人。(履历,南宋《碾玉观音》) 元朝“脚”继承了前朝的词义,其次也出现了“赶脚”这一职业,意为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 (17)这赶脚的小夥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