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江口,不能忘却的人文记忆
丹江口,不能忘却的人文记忆-旅游管理
丹江口,不能忘却的人文记忆
记忆,是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对一座城市而言,历史就是它的记忆。人物因为有记忆而丰满鲜活,一座城市如果能找到自己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个性,市民也就能共享这份集体记忆,它更能唤起市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
说起古罗马,人们会想起竞技场和帝国文化;说起古雅典,人们会说到悲剧艺术和对自由价值的推崇。丹江口,又拥有着哪些不能忘却的独家记忆,能为它打上什么样的文化标签呢?
均州 消失的千年古城
均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千载春秋的文明古城。均州从古及今以其重要的军事经济地位,成为连接“三阳”、沟通华中平原与鄂西北山区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的必经通道。
“均州八景”久负盛名,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词歌赋。如今仅存“方山晴雪”和“龙山烟雨”两景,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轮廓。
然而由于修建丹江口大坝的需要,古均州城永远沉在了汉江江底,只能从静乐宫中若干自江底打捞出来的古均州遗物上看到曾经的阜盛。
丹江口市博物馆 丹江口历史的脚印
均州的历史是一部异彩纷呈的书,若想读懂这本书,并从中找寻乐趣,那么丹江口市博物馆是你不得不去的地方。
丹江口市博物馆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陈展面积2250平方米。分楚地古韵、水都和韵、均州神韵、丹江口情韵和名人书画等五个展厅向人们揭示丹江口市这片文化厚土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历史变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世纪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等。
楚地古韵厅,看古均州的出土文物,品味沉积千年的古韵;均州神韵厅,看古均州与武当山的历史文化传承,反映政府的保护力度,再看已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了解均州的文化底蕴;汉江和韵厅,看今朝水都儿女为振兴均州,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临时展厅,看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丹江口的图片、题字以及体现武当名山、丹江口秀水的名人字画等。
读完均州这部书,宛如沿着历史的脚印,溯源而上。如今的水都与均州一脉相承,终有一天会再现辉煌!
静乐宫 宫名之争
作为九宫之首的静乐宫承载了太多均州人的记忆,一座静乐宫,半个均州城,由此可见静乐宫之于均州城的重要地位。如今的静乐宫红墙碧瓦环绕,重重殿宇错落,宽阔幽深,环境优雅,宛如仙宫。关于静乐宫的由来,曾出现过争议,一时间甚嚣尘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那么究竟是“净乐宫”还是“静乐宫”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静乐”一词用于道教始于元代武当道士刘道明编纂的《武当福地总真集》,因其“卷下”有《静乐国传记》一文提到:“考之古史《仙传》,静乐国即均州,无疑矣。”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刘道明援引《风土记》中“均州上古之时,即有麇之国,谓人民朴野,安静乐善,虽曰麋鹿,犹可安居”之语,进而证明“静乐”实为“安静乐善”之意。而静乐宫本身是在永乐十七年,由永乐大帝敕建的,并赐“静乐宫”为额以正名。
至于“静乐宫”名以后出现“静”与“净”混用的现象,最早见于《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所以后来的许多著作中,出现了“静乐”与“净乐”的混用现象。其实,“静乐”除“安静乐善”之意外,还应有“玄帝禀天一之精,惟务静应,不乐南面,志复本根”的道教寓意。而“净”字多用于佛教,如净土、净心、净业、净觉等皆属佛门用语。鉴于此,“静”与“净”切不可混用。
综上所述,“静乐”所承载的宗教含义用“净乐”是无法自圆其说的。若以尊重宗教感情的观点来认识这一字之差,如今选用”静”字更为合适和严肃,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武当道教建筑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
清末庄园 南方古民居建筑瑰宝
关于清末庄园的发现,曾经轰动一时。谁也没想到深山之中,会有如此一块璞玉。清末庄园算得上清末民初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清末庄园坐西北朝东南,按中国古建筑传统方式布局,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主人会客、寝居的主要场所。按中轴线依次由正门进入至前庭、天井、中厅到后院、天井、卧室。两侧对称为配房,完全按中国古建筑“登堂入室”的方式布局。附属建筑是为了完善主体建筑的功能而设的,在庄园主体建筑右侧,建有供主人休憩待客的花园和阁楼。庄园正门右侧还建有一座四层炮楼,其第二层至顶层均有瞭望孔与射击孔,以增强庄园的自卫能力。
庄园建筑考究,采用清式营造技术,按尊卑、长幼建造设计房间。炮楼为四角攒顶瓦,其它均为小青瓦硬山顶,中厅为小式大木构架,余为抬梁式小木构架。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采用了砖雕、石雕、木雕等工艺,在建筑物柱基、抱鼓、门槛、檐枋、雀替、楼板枋、挑头等部位雕刻有大量图案。挑头采取线刻、浮雕手法雕刻有“十八学士登瀛洲”图案;檐枋、楼板枋采用透雕、线刻手法雕刻有“三官寿星图”、“三岔口”、“刘海砍樵”、“梁祝” 、“赴京赶考图”、“福禄寿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