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区区企业小利不惜践踏环境大义 最严环保司法解释出台至今本市侦破污染环境刑案10起.docVIP

为了区区企业小利不惜践踏环境大义 最严环保司法解释出台至今本市侦破污染环境刑案10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了区区企业小利不惜践踏环境大义 最严环保司法解释出台至今本市侦破污染环境刑案10起

为了区区企业小利不惜践踏环境大义 最严环保司法解释出台至今本市侦破污染环境刑案10起-企业管理论文 为了区区企业小利不惜践踏环境大义 最严环保司法解释出台至今本市侦破污染环境刑案10起 王羽 文 60余吨危险废液被随意倾倒、清洗原料桶残存物流入河道……为了牟取蝇头小利不惜污染环境,这样的行为今后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和制裁。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出《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界定了污染环境犯罪的14项认定标准。《解释》发布至今,上海市公安局已侦破污染环境刑事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 与此同时,明年1月1日起即将正式实施的《环保法》以及本市正在酝酿中的《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同样将对污染环境的行为打出“组合拳”,对环境污染“产业链”予以重拳打击。 60余吨危险废液被随意倾倒 去年7月25日,上海市闵行区环保局接到一个匿名电话:有人把300多桶废机油、乳化液未经处理倾倒、掩埋在挖出的土坑里,严重污染环境。环保部门立刻将这一线索递交公安部门。 上海市公安局接到线索后立即开展了调查,经查,事发地为闵行区华孚集团下属中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中镁科技是全球领先的镁铝射出成型专业制造厂,产品用于HP、Apple、三星等世界级知名电脑和手机品牌。去年6月,该公司准备将工厂拆除清理后转租。通过招标,上海三英物资利用有限公司通过恶意压价的方式,拿到了拆卸、清运、清理工程与废旧物料买卖合同。 6月18日,三英公司进场施工,开始进行厂房设备设施的拆除、清运以及废物料的回收清运工作。三英公司的董某、张某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中镁公司的母公司华孚公司则派出孙某和中镁公司采购部经理陈某负责现场监督。7月19日,工程进行到C6仓库时,发现仓库内有300多个柏油桶,里面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油和产生的废乳化液。 原来,在此前在招投标中,华孚公司其实明知三英公司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但为了经济利益,仍然让其低价中标。发现了这些柏油桶后,为了追赶施工进度,涉案嫌疑人叫来挖掘机,在厂区北侧空地上挖出两个土坑,将300多桶、60多吨废油和废乳化液,未经任何处理就倾倒在坑中掩埋。环保部门发现时,废油和废乳化液已渗透至地下泥土30公分,危及地下水层,严重污染环境。 偷倒废机油,涉嫌犯罪一一这是“两高”发出司法解释后上海首起环境污染案。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和闵行公安分局当天现场抓获施工负责人孙某、张某和董某3名犯罪嫌疑人。之后,犯罪嫌疑人刘某和林某、陈某也投案自首。 截至目前,环保部门已经花费近百万元修复该处土壤环境。目前,闵行公安分局以涉嫌污染环境罪将6名犯罪嫌疑人移送起诉。 清洗原料桶残存物流入河道 因为深谙这条“黑色产业链”的赚钱之道,一些有处理污染物资质企业的业内人士也走上邪道。 “金山区朱泾镇北环路东侧空地上有人倾倒有毒垃圾!”去年9月12日,上海市金山公安分局接举报后现场抓获杨某等2名嫌犯。 经查,身为一家有资质的污染物处理企业业务员的周某,拉来处置DMF残渣和化工污泥业务,分别交给无处理资质的张某和王某处理。而张某等人则将废弃物随意倾倒于偏僻地带。 据悉,在些上游企业中,相关负责人不仅能“省—下一笔污化物处理费用,甚至还能借此赚钱。2013年10月14日,上海市奉贤公安分局侦破一起重大环污案,查获废液桶6700余只。经查,没有相关经营执照及处理资质的钱某收集废弃原料桶进行加工清洗。桶内残存的危险废弃物被排放进废液池内,通过暗管与外界河道相通。 在这起案件中,被起诉的g人有4人是化工企业的负责人。据了解,钱某以每个桶100元—300元的价格收进,清洗后再以500元—800元卖出,一年即可赚取六、七十万元。而对化工企业相关负责人来说,不仅少了一笔处理危化物的支出,反而还有进账。 还有的下游企业“变废为宝”,试图借危化物赚钱。今年年初,上海市宝山公安分局罗南派出所发现辖区一家废油回收站,过去只有三轮车运货,近期却集卡频繁进出,产量暴增,疑点重重。 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警方发现这一废油回收站从汽车维修店等处回收废机油,简单过滤加工后再进行销售。而整个过程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加工产生的大量油渣废物则直接排放至附近鱼塘,造成鱼塘水域化学需氧量超标35.9倍,周围土壤也受污染。 4月15日,宝山公安专案组会同多部门展开集中抓捕行动,抓获涉嫌非法处置危险物质的肖某等人。嫌疑人交代,他们回收油品价格每吨约380C元—4800元,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每吨即可加价50元200元卖出。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