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er3yb3共掺磷酸盐高增益光波导的制作技术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er3yb3共掺磷酸盐高增益光波导的制作技术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r3yb3共掺磷酸盐高增益光波导的制作技术分析word格式论文

3.4.1基片的清洗263.4.2镀膜与光刻273.4.3离子交换27第四章银膜离子交换284.1银膜离子交换基础 284.1.1扩散方程284.1.2沟道波导294.2波导特征304.3银膜离子交换光波导的制备324.3.1 电极结构324.3.2表面折射率及厚度344.3.3电荷(Ag 膜厚度)控制 354.4银膜离子交换用于制作有源光波导 364.4.1 有源光波导的制作364.4.2操作步骤37第五章光波导的测试与分析385.1平面光波导有效折射率(传播常数)及其分布的测定 385.1.1 平面光波导有效折射率的测定385.1.2平面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确定405.2沟道波导折射率分布的确定445.3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光波导增益特性测试46第六章结论48参 考 文 献49致谢56附录57附录一平板波导表面折射率确定程序57附录二平板波导有效折射率分布计算程序58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第一章引言自从 Internet 产生以来,数字通信业务量以超出“摩尔”定律的速度持续增 长,而光通信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通信网络的传输容量与速度。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从最初作为长途光纤通信系统 扩容解决方案,已经用于短距离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和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最终到达用户家里;光开关的应用增加了网络节点的 通过量,支持日益增长的语音、视频与数据等业务对带宽的需求。而用户对光器 件的要求是:高集成化、多功能、低价格。所以,光集成是下一代光器件的关键。基于波导技术的集成光器件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掺稀土元素光波导放 大器(Rare-Earth Doped Waveguide Amplifiers)是继半导体激光放大器(SLA)、掺 铒(Er3+)光纤放大器(EDFA)研制成功以来又一新型光放大器。由于掺 Er3+光波导 放大器(EDWA)的工作波长与 1.55μm 波段的光通信传输窗口相吻合以及对人眼 的安全性,十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1-3]。较之 EDFA,光波导 放大器能在同一衬底上提供无源的和有源的集成光路,具有损耗低、单位长度增 益高、体积小、低成本、低噪声系数、很小的极化相关性以及不存在通道间的串 扰等特点,可用作末端放大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光纤到家(FTTH) 和光纤到街区(FTTC)网络中的无损分路器等。EDWA 能够非常简便地与任何 损耗器件组合在一起,如:分离器(splitter)、相位阵列波导、分插复用器、调 制器、光开关或者光交叉连接器等。它在城域网、本地接入网中将有很好的市场 前景,在长途主干网中也将具有一席之地[4,5]。另外,它为许多重要的应用提供 了可能,如激光雷达、激光测距、相干光学传输等方面。可见,光波导放大器是 具有相当发展需求和前景的新型通信器件。1.1 光波导放大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首例掺稀土元素的有源光波导(平面光波导)器件是在 1972 年用溅射技术制 作的掺钕激光器[6]。之后约二十年内,这一领域内无多大进展。1990 年以来掺稀 土元素集成光波导放大器(尤其是掺 Er 光波导放大器)和激光器的开发取得了很 大的进展[7]。1991 年 1 月,日本的 Kitagawa 等人[8]首次在硅衬底上用火焰脱水沉积法制 作出掺铒平板波导激光器;同年 11 月加拿大的 Honkanen 等人[9]用离子交换法获 得了掺铒磷酸盐单模玻璃光波导放大器,在 1.55μm 波长附近单位长度的增益为2dB/cm;1992年7 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Shmulovich 等人[10]在硅基片上制成了 1.55 μm 波段的掺铒光波导放大器,在 2.4cm 长的器件上获得 21dB 的增益,正好补 偿器件的损耗,观察到的净增益为 0。1993 年 1 月,日本的 kitagawa 等人[11]制作了 4.7mm 长的掺铒(含镱(Yb)) 光波导放大器,在 40mW 功率泵浦下,得到 13.7dB 净增益;同年美国的 Nykolak 等人[12]在氧化硅衬底上制作出掺铒薄膜光波导放大器,在 4cm 长的器件上获得 了 15dB 的增益。1996 年,Lucent 的 Ruby 等人[13]制作出了阈值功率为 8-10mW、净增益为3.7-4.5dB 的掺铒平面光波导放大器。1997 年,美籍华人 Cheng Chung Li 等人[14]制作了 1.7cm 长的掺铒光波导放 大器,其净增益为 7.2dB;1998 年,法国的 Barbier 等人[15]制作了 8.6cm 长的掺 Er/Yb 的玻璃光波导放 大器,净增益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