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 一、时政背景 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钱1斤 山东菜农绝望自杀 几亩卷心菜、一万块钱,对一个负债累累的农村家庭,成了足以致命的数目。山东省济南市唐王镇农民韩进听信人家说养殖赚钱,借了一万元买些小羊盖起棚子买了饲料,本想赚点钱供孩子上学,小羊却染上瘟疫,一万元赔光。今年他将家里六亩多地全种上卷心菜,偏遭连阴雨,卷心菜价格低至8分钱1斤,这个农民汉破碎的心再遭重击,最终选择自杀… 一、时政背景 卷心菜流通环节多 市价比田间贵10倍 “地里卷心菜才八分,市区的却八九毛,这10倍差距从何而来?唐王镇离济南市区不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为何市区的卷心菜那么贵,而菜农卖出的却这么贱呢? 蔬菜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到市民餐桌消费,往往要经历4个环节。随着物价的上涨,各环节的花销肯定都要增加,再加上房租等隐性成本的上涨,最终导致高额菜价。 一、时政背景 蔬菜价位:是“菜贱”还是“菜贵”? 5月2日,在省政府大院菜场,正在买菜的刘海老人算着账:“白菜市场价为1.8元/公斤,较去年同期3.59元/公斤下降了50%;黄瓜市场价为2.9元/公斤,较去年同期4.34元/公斤下降了33%;青椒市场价为3.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4.4元/公斤下降了20%。当然,目前蔬菜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与批发价相比,苦瓜、空心菜等的价格还是比往年高出数倍,菜价贵。” 是什么造就了这种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局势呢? 二、原因分析 (1)流通成本过多是农民卖菜难市民买菜贵的重要推手。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 二、原因分析 (2)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一车廉价的卷心菜从田间到市民的餐桌要经过很远距离的运输,如今油费猛涨,过路费过桥费摊位费不断攀升,农民、司机、装卸工人工资的上升也使得卷心菜的隐性成本大大提高。 二、原因分析 (3)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今年的纬度差异没那么明显,原本南方菜先下来,等南方菜该下市时山东菜就下来了,它们之间有个时间差。今年没有差异性,南方、北方的卷心菜几乎一起上市,南方菜继续持续供应,东北也不从这进菜,这样的量远远大过了往年。再加上辐射影响,很多人不敢吃叶菜。 二、原因分析 (4)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弱点和缺陷。个别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利益,对上游生产商和农民压低价格,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对消费者哄抬价格,导致终端消费者不得不忍受高昂的菜价。 三、治本之策:如何让菜农、市民两头甜? 实施蔬菜产销对接 为什么要尽可能多的实现产销对接?济南市农业局相关人士分析说,现在很多的散户菜农,每年被动地等待菜贩子到地头上去收菜,“其实,菜价大部分是被菜贩子从中间提高了,菜农挣得很少,而到了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又是高价位的蔬菜。因此来说,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层层剥皮,才能让价格降下来,让菜农受益。” 三、治本之策:如何让菜农、市民两头甜? 实施蔬菜产销对接 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导产销对接,建立直供直销渠道,稳定收购价格,以缓解菜农因菜价过度波动的压力;另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绿色通道的落实工作,通过降低各地的过路费、开办公益性菜市场、减免相关税费等方式,降低流通成本。 三、治本之策:如何让菜农、市民两头甜? 菜农应“抱团”、切忌单打独斗 老百姓种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跟风很严重,看别人种,他也种,而这种跟风,包括中间商的跟风,造成了这种伤农的情况。现在是信息时代,建议老百姓能经常看看电视、报刊,了解一些目前市场的动态、趋势,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还必须要学会“抱团”,切忌单打独斗,尽量参加合作社、互助组等经济组织。 三、治本之策:如何让菜农、市民两头甜? 集中经营是出路 要真正跳出“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依靠提高信息水平、种植水平、流通水平、减少流通环节等,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要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无法适应大流通的需求。不断扩大优质蔬菜生产规模,通过大力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切实提高菜园集约化生产水平。同时,蔬菜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疫病防控、统一产品销售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THANK YO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