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主要症状: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 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给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时间的极大浪费(1天1小时以上) 极大地妨碍了本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妨碍了社会活动和与他人维持正常的 人际关系 诊断标准:p220(DSM-IV) 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 对汚染,疾病的疑虑,对 自身安全的担心忧虑,强 迫性的穷思竭虑,攻撃性、 自伤性思维,强迫性对立 思维,优柔寡断,强迫性 回忆, 性的,宗教,节约等 检查确认,清洗清洁,整 理整顿,对顺序、对称性 的偏执,强迫性计数,仪 式化行为,储存废物垃 圾等 症状表现 流行病学情况 美国5座大城市(1984年): 普通人群终生患病率:2.5% 6个月的时点患病率:1.6%,男性12% 美国英国(APA, 2000; Comer,2002) 终生患病率2% 成年男女比例基本接近 儿童男女比例为2:1(Hanna,1995) 中国12个地区(1982年): 15-59岁人口中患病率:0.03% 门诊就诊神经症中占19.02% 成田(1995)终生患病率2-3% Karno(?)人口比率中3% 强迫症的发症契机 发症年龄:青年期、成年期早期。也有儿童期确 诊的病例(DSM-Ⅳ,1994) 性别特点(Noshirvani et al, 1991): 平均男性发病年龄比女性早 男性以确认强迫为多 女性以洗净强迫为多 发症契机(成田,1994): 男性多与学业成绩、升学就业等竞争性环境、 事业上的挫折,过度疲劳等有关 女性多与异性关系、结婚、怀孕、生育、家 庭内纠纷等有关 健康及亚健康人群的强迫倾向 健康人的84%有与OCD强迫思维相同的体验 Rachman de Silva(1978) ;健康人的54.7%有与OCD强迫行为相同的体验(Muris et al.,1997) 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中也常见强迫式的思维与行为(Rachman de Silve,1978; Salkovsiks Harrison,1984) 从症状内容上无法区分OCD患者和其他人群, 在症状表现形式上区别明显(Rachman,1978) 健康人群的强迫倾向将会随着压力的增大,适应性减弱而逐渐增强,甚至会恶化到OCD状态(Salzman,1973) 强迫症的病因—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正方:Butcher(2004); Rauls(1995); Carey Gottesman(1981); 杨彦春等 (1998) -反方:Andrews et al.(1990); Black et al. (1992) 脑影像学 ?额叶眶区-基底节-丘脑结构的神经回路异常 生物化学因素 - 谷氨酸 - 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 强迫症的病因—心理学因素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922) 强迫症是个体对本我冲动的恐惧,以及自我的防御机制为减轻恐惧带来的焦虑而做出的反应所导致 自我防御机制:抵消作用 反向形成 与个体肛门期发展的问题有关 - 攻击性冲动与自我压抑之间的斗争 强迫症的病因—心理学因素 行为主义(双因素模型,Mowrer,1947) - 特定刺激引发恐惧情绪(经典条件反射) - 恐惧情绪的维持(操作性条件反射) - 焦虑情绪由难以逃避的情境引起 - 缺点:无法解释强迫观念如何产生以及不 伴有强迫行为的OCD 强迫症的病因—心理学因素 认知理论 认知缺陷理论(Reed,1985) - 一般性认知控制缺失,记忆力和决定能力不足 认知行为模型(Salkovskis Kirk,1997) 对行为主义模型的发展 强迫观念是侵入性的,强迫行为是错误的应对 方式 对观念的压抑反而会使其更为频繁活跃 对强迫信念的研究(Obsessive Compulsive Cognitions Working Group,1997) 强迫症状 错误的评价 (杉浦,2002) 侵入思考 自動思考 強迫行為 痛苦 强迫信念 刺激 双方向的 因果关系 (李,2009) 强迫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三环抗抑郁剂(氯丙咪嗪、氯米帕明 Clomipramine) 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