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按环境生态规律办事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2010.10.10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引子:人类真的会从地球消失吗?——发人深醒的威斯曼思想实验 一、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二、如何看待当前的环境安全问题 三、怎样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引子:如果这个幻想成为现实,甚至包括你在内,所有人都从这个星球上突然消失,情况会怎样呢? 这个幻想现在成了科学作家艾伦·威斯曼新书《无人世界》立足点。在这个架空的思维实验中,威斯曼假定了人类突然消失这个前提,而后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演进,在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内,地球上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曼哈顿壮观的街景也不会存在太久。新书里就描绘了这样的情景:人类消失之后,高楼林立的纽约将逐渐变成枝繁叶茂的森林…… 人类消失后……●第二天,没有了持续工作的抽水系统,纽约市的地铁已完全浸没在水中 ●七天后,由于水冷系统失效,核反应堆已毁于大火和高温 ●一年后,水的冻融效应使得街道上布满了斑斑裂痕 ●二到四年后,在纽约和其他城市,斑驳的街道已为杂草所占据,而后行道树的根部向上生长隆出地表,向下生长则再一次蹂躏着已毁损殆尽的下水系统。 ●四年后,没有了供暖系统,楼房成了冻融循环的牺牲品,开始了走向崩塌的第一步。 ●五年后,纽约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被焚毁。中央公园那些无人收捡的枯枝败叶一旦被闪电击中,很容易引发一场灾难性的大火。 ●二十年后曼哈顿水流纵横,泥淖遍地。毁损的街道已然浸没于水中。●一百年后大多数房屋的屋顶都已塌落,这加速了这些建筑的结构性损坏。 ●三百年后,纽约市的吊桥已经倒塌,那些铁路拱桥或可维持数百年之久。 ●五百年后,纽约市的核心区已为森林所覆盖。 ●5,000年后,核弹头的外壳被腐蚀,导致放射性钚239泄露至环境中。 ●1.5万余年后,随着新的冰河时代到来,曼哈顿石质建筑最后的遗迹被冰川覆盖。 ●3.5万年后,20世纪的汽车释放至土壤中的金属铅直到这时才完全消散。 ●10万年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至工业化之前的水平 。 反思:人类真的会从地球消失吗? 威斯曼设想只是一种“思想实验”,但很有价值,可以让我们反思人类的活动给地球、生物圈、生态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 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环境生态的客观规律,才能保证人类不至于从地球消失。 一、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水污染; (三)大气污染: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四)酸雨蔓延: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的1/4。 (六)土地荒漠化; (七)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八)生物多样性减少; (九)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可能造成或导致人类死亡率上升,或引起严重的难以治愈疾病或致残的废物。 二、如何看待当前的环境安全问题 1、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相当复杂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制度机制问题。归根结底是文明问题, 它深刻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宣告了传统工业文明必将走向终结的命运,也预示着一个新文明——生态文明的诞生。 2、我国作为发展中后起工业化国家,长期奉行“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大量消耗资源、污染和破坏环境在所避免。 3、随着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的不断扩大,未能避免污染转嫁入侵、国内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加剧的现象。广东成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酸雨重灾区,与外商投资的皮革、化工、印染、陶瓷等重污染业过于集中有关。 4、国家决策失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大跃进、围海造田、过度放牧。 5、环境问题是人的需求取向使然。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依次由低到高。一个人在饥饿时不会对其它任何事物感兴趣,只对食物感兴趣。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其他需求才会突出。同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温饱问题还未解决,人们无暇顾及环境安全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环保问题就突显了。 三、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核心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人和自然(资源、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