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盟]宁夏银川贺兰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对外友好交往》课件.ppt

[名校联盟]宁夏银川贺兰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对外友好交往》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宁夏银川贺兰县第四中学七年级历史《对外友好交往》课件

阅读、讨论: 对于今天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 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 ——《人教网》 隋 唐 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对外开放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友好往来 推动繁荣 日本 新罗 天竺 非洲 欧洲 课堂小结 1、成书于唐朝,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作者是( )。 《大唐西域记》 玄奘 巩固练习 一、填空 2、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佛殿是( ),主持设计修建的是( )。 唐招提寺 鉴真 二、选择题: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 玄奘西游 ( )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 ) B B 三、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请解释“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含意? 2.诗中的“道艺”和“唐风”分别指什么? 3.从诗中可以看出鉴真东渡对中日关系起了什么作用? 唐朝的繁荣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大唐帝国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之精华,而灿烂的中国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友好邻邦……z x xk 对外友好往来 由于唐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盛,唐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出现了唐与亚洲各国之间友好往来空前未有的盛况。唐朝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是中国的象征,唐朝时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一、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东亚:1、唐与新罗的关系z x xk 新罗与唐朝的交流表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制度 仿唐制(如科举); 科技成就 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贸易交流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留学生很多 一、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东亚:1、唐与新罗的关系 2、唐与日本的往来 一、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东亚:1、唐与新罗的关系 2、唐与日本的往来 日本:派出遣唐使 唐朝:鉴真东渡 唐朝建立后 ,日本正式遣唐使来中国的有十几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遣唐使组织完备,设有大使、副使等,还有留学生和学问僧。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 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 ——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曾邀请他去日本,先后五次东渡,均未成功。 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着弟子第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鉴真在日本十年,深受日本人民的崇敬,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鉴真 (688~763年) 唐招提寺 由唐鉴真主持,于759年建成。现存有创建 初期的金堂、讲堂,存有鉴真和尚坐像等重要文物及多种古写经、古书籍等。 唐朝的开元通(始铸于621年) 日本的和同开珎(始铸于708年) 动脑筋: 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z x xk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唐都长安 日本京都 一、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东亚:1、唐与新罗的关系 2、唐与日本的往来 南亚:3、唐与天竺的交往:玄奘西行 玄奘 唐代高僧,俗姓陈,名祎,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 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