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实施.docVIP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实施.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高校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宗旨,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在《经济法》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弥补中职《经济法》教材的不足   中职《经济法》教材,重理论,轻实践,只注重法律法规的陈述,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且内容过于死板僵化,无趣味性,教材知识内容和展现方式单一,只用纯文字的手段表述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要让学生对内容单一,仅以枯燥文字表述的学科产生兴趣,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无学习兴趣,何来能力的培养?   2.弥补传统讲授法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讲授法主要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讲演、板书等形式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单向信息传输方式,缺乏双向交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必然会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脱离。   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优点,其优点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法与《经济法》教材编写的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典型的案例,通过师生双方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提炼,使学生在所给的案例中发现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注重能力的培养,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增强教师与学生互动效果   相比较讲授法而言,案例教学法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效果,把教师的讲述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相结合,师生可相互出题,共同讨论,一起探究,相互交流各自所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强调师生一起活动,共同进行操作。   3.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惟一的任务,借助???案例教学法,教师主要是准备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碰到问题时候的咨询者。这样给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4.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不仅拓宽思维,而且培养他们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帮助他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选择案例时应注意遵循的主要原则      案例教学法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我们在实施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选择案例教学法,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要清楚通过案例教学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能力水平体现到什么程度。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择适度、适用的教学案例。要想使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已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那么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1.典型性原则   只有选择典型案例,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必须具有最能印证观点,包含原理,说明问题的教学价值。即选择的案例可以是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典型案例,也可以是大家身边熟悉的案例,只要能说明问题,包含原理,就是典型。这需要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认真地仔细对比、筛选。   2.趣味性原则   这个趣味性包括案例本身的趣味性,有趣的案例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经济法案例因为牵涉到法律,内容上相对比较严肃,趣味性不太强,主要靠教师在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突出它的趣味性。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可增强声音、图像、音乐等效果,避免形式的单一,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消费者权利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赵丽蓉和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引入作为案例放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分析,其中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这个小品本身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会令学生充满兴趣,不由自主地就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实用性原则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地加以选择运用。所选案例要实用,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运用案例进行分析有关问题时,也可配合使用一些实物教学。比如在讲到商标法有关知识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实物商标,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明白知识无处不在,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本人选择了有关香烟的商标,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辨别能力,也让学生懂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