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和谐”建构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和谐”建构
摘 要: 本文作者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相同之处作了一些简单的阐述。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渗透,而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与平台,把文化和语言完美地融为一体是教育者不懈的追求,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享受中西方文化的熏陶与乐趣。
关键词: 语言教学 文化教育 “和谐”建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于外国文化,特别是英国国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了解。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提高领悟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社会意识。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1999.11)已经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为重要内容。
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而语言是文化的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一、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所以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我们在教给学生语言的同时也要侧重文化的传播。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可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
我们要向学生介绍英国国家的风俗习惯,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切身感受西方文明。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这是为什么呢?其一是英国天气变幻莫测,而在中国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天气不会在一周或一天内变化太大。“One can experience four seasons in the course of a single day!”因此,在伦敦即使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英国人也穿雨衣或带伞。其二是谈论天气而不讨论政治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是不会引起愤怒或激动的一个话题,很安全。“Ladies first!”是众所周知的,是英国的风俗。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在选举、就业和接受高等教育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但是也有一种女性需要保护的情感在里面,让女士先行被认为是礼貌行为。英国人比较矜持庄重,崇尚“绅士”、“淑女”,所以男士们一般都西装革履,打领带,说话温文而雅,在公众场合从不大声喧哗,女士们也都举止端庄、优雅。英国人有“三不”。他们在任何公众场所都能按秩序排队,即便连买报纸这样的小事也是如此,从来不“加塞”,如果有人“加塞”,他们就会看不起这个人。他们也不询问别人的隐私,不打听别人的年龄,特别是女士的年龄,不问别人的收入、婚姻、宗教、体重等。英国人还不喜欢讨价还价。他们不期望或不欢迎讲价,有时会认为这是丢脸的事情。他们认为以自己觉得合理的价格买下想要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会和销售的人计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英国人还有“三风”:赌博、喝酒、给小费(betting,drinking,tipping)。因而中国人在英国时别忘了给服务生小费。我们要向学生介绍就餐礼仪:就餐或赴宴一定要准时,如果不能按时去,要给主人打电话说明;就餐要注意礼节,如女士入座时,男士一般要站起给女士拉椅子,等女士们坐好再坐下;餐前一般是闲谈,有的要祈祷,刀、叉、杯、盘等的摆放和用法比较复杂,我们都要入乡随俗,照样模仿;用餐时要温文尔雅,轻声交谈,口内有食物尽量避免说话,要照顾两侧的长辈、女士或孩童;餐毕,须等主人离席,其他宾客才可离座;客人通常在餐后给主人写感谢信或打电话致谢。有的要回赠一盒巧克力或一束鲜花。另外,英国国家很崇尚“D―I―Y”精神,即使很有地位、很有钱的家庭一般也不雇佣人,他们喜欢自己修理房屋、修剪草坪、油漆家具等,把不依靠他人、自己动手、自我服务看作是光荣的事。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三、文化对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而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