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丝绸之路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矗 凹 戎 循 鸵 匕 贸 芝         奂 传丝公主 著名佛教旅行家玄奘法师(《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一段在瞿萨旦那国(古于阗国—今新疆和田附近)听到的传说:古代的西域各国丝绸与黄金等价,瞿国原无蚕桑,听说东邻小国已有蚕桑丝织,便遣使东国求获蚕桑种子,但被东国君主回绝,并严令关守,禁止蚕桑种出关。瞿国无计可施,便谦恭备礼与东国求亲。东国君主为了睦邻友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瞿国国王派使迎亲时,嘱咐迎亲者密告东国公主,瞿国没有蚕桑丝绸生产,请公主自带蚕桑种子来完婚,今后方能自制丝绸服饰。公主离开东国时,将蚕桑种子密藏于头上的帽子内,出境时,守将搜遍了所带物品,只是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从而使桑树和蚕种带入了瞿国。这个故事在公元三世纪时曾被雕刻成木刻绘画作品,该文物于本世纪初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地区发现并盗走。 另一则故事讲的是古罗马时期,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了摆脱位居东西方之间的波斯人高价垄断经营中国丝绸的局面,曾打算与埃塞俄比亚人联合,绕过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绢、然后东运罗马。然而波斯人知道这个计划后,安息王国以武力向埃塞俄比亚威胁,阻止他们充当罗马人的丝绸居中掮客。查士丁尼无奈,又请安息近邻的突厥可汗帮助从中调解与波斯人的关系,不料波斯王不但不听调解,还毒杀了突厥可汗的使臣,使双方矛盾激化。东罗马联合突厥可汗与公元571年攻伐波斯,战争长达20年之久,未分胜负。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绢之战”。 由于和波斯断绝了关系,罗马境内蚕丝奇缺,价格飞涨,丝织加工业几乎陷于停顿,查士丁尼急于设法在本国发展蚕桑生产。此时一名到过东方的传教士要求进见查士丁尼,自称能搞到中国蚕桑种子。该传教士不远万里再次来到东方(可能是新疆、又有说是中国内地),了解了蚕种和桑种的生产方法,将蚕种和桑籽藏在竹杖之中,历时一年赶回罗马。他指导罗马人将蚕种埋入地下、将桑籽放在怀中象孵小鸡一样的孵化!结果当然是闹了一场大笑话。这个新闻传到了几个正在君士坦丁堡的印度僧人那里,于是他们来到王宫向查士丁尼说:我们在丝国“塞林达”(Serinda,中国或者是西域的某个已经掌握了蚕桑生产的小国)住了很久,曾用心研究过这种蚕虫的繁殖饲养方法……查士丁尼答应事成之后定有重赏。 这次印度僧人终于如期将蚕桑种子和养殖技术带回了君士坦丁堡并喂养繁殖成功。从此,欧洲各国的养蚕业也就从罗马逐渐传播开来了。 楼兰与罗布泊 玉石故乡——和田(于阗) 返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地势高敞,人广昌盛”——吐鲁番(高昌) 音乐之都——库车(龟兹) 龟兹是古代西域位极显赫的大国,丝绸之路中战略重地,中西文化的荟萃之所,也是著名的音乐歌舞之乡,隋唐时“龟兹乐舞,名噪中原”,唐玄奘西天取经到过此地,盛赞“管弦伎舞,特善诸国”。 ???????????????????????????????????????????????????????????? 伊斯兰教中心——喀什(疏勒 ) 香妃墓 艾 提 尕 清 真 寺 返回 海 市 蜃 楼 沙漠之舟 丝绸之路上的古井 帕米尔高原 天山天池 丝绢之战? 蚕种西传 *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 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把从中国中原地区,经新疆而抵中亚的陆上通道翻译为“silkroad”,翻译成中文就是“丝绸之路”。这就是丝绸之路得名的由来,后来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另外还有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róng) (chù) (矗立) (āo) (凹陷) (戎装) (mào) (tuó) (鸵鸟) (贸易) (huàn) (zhī) (芝麻) (美仑美奂) (bì) (xún) (循环) (匕首) 边自由朗读课文,边思考: 1、课文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