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夜》进退维谷生命困境
《寒夜》进退维谷的生命困境
摘 要:《寒夜》洗净铅华,关注平凡小人物的琐碎人生,刻画了四十年代国统区一个小公务员家庭中的两代读书人,面对生活的压力,情感的纠葛、新旧价值观的碰撞、文化的两难选择,他们难以自拔,陷入到进退维谷的生命困境。
关键词:《寒夜》 四十年代国统区 新旧价值观 文化挣扎 家庭
从满怀青春激情的《家》,到冷峻肃杀的《寒夜》,巴金的家族题材系列小说突破了“英雄主义”的题材,开始洗净铅华,关注平凡小人物的琐碎人生,思索家庭中的亲情关系以及人的生命困境,从而达到了这一系列作品的最高峰。《寒夜》刻画了四十年代国统区一个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的两代读书人,面对生活的压力,情感的纠葛、新旧价值观的碰撞、文化的两难选择,他们难以自拔,陷入到进退维谷的生命困境。
一
四十年代的国民党陪都重庆,满腹经纶的教育系毕业生汪文宣一家生活困顿。经人介绍,文宣好不容易进入一家“半官半商的图文公司”,为了生活,他努力工作、忍气吞声、小心翼翼。可是,文宣的心里是“不平”的,满怀着“教育救国”恢弘大志的他,怎能甘于将生命消耗在校对“疙里疙瘩的译文”上?
“难道我的生命就该被这些纠缠不清的文字消磨光吗?就为了那一点钱,我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
作为“读书人”,竟然“为五斗米折腰”, 这已经让他羞愧难当,更不要说奴颜婢膝地去巴结“连文章都做不通”的上司――“那些卑下的奉承话使他发呕”,但是,这点仅有的“气节”和经济的拮据更常常招来同事们的排挤和嘲笑,让他时时想甩袖而去。
显然,在文宣的身上,糅合着传统文化给予他的“读书人”的“操守”和“气节”与“五四新文化”给予他的“人”的意识。可是,动荡的时局摧毁了他的希望,不在这里忍受,他又该到哪里去呢?离开,没有出路,不离开,也没有出路,汪文宣只能整天生活在这忍受和挣脱的边缘,如坐针毡。
仰人鼻息的汪文宣在公司中战战兢兢,回到家中却仍然没有摆脱艰难的抉择。一直对他们的“同居关系”不满的母亲对媳妇横加指责,骂树生是儿子的“姘头”??认定她在外的应酬是“不守妇道”的表现。树生不能忍受这样的辱骂,于是,婆媳二人争吵不休,这让汪文宣左右为难,一边是守寡多年、含辛茹苦的母亲,每次看见母亲满头白发和冻伤的双手,汪文宣都满怀愧疚,这都是他的不是啊,是他没有能力赡养母亲,就算母亲说错了,他又怎么能责怪呢?一边是他深爱的妻子,为了这个家她一个学教育的人现在却要在银行里做这样的小职员,他心疼都不够,怎么忍心去批评她?传统文化教给他“孝”,既“孝”便要“顺”,他不可以批评母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给他“自由和平等”,他从内心深处鄙薄母亲的婚姻观念,也真心认为妻子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两种文化的对峙几乎将他撕裂:“他没有方法把母亲和妻子拉在一起,也没有毅力在两人中间选取一个。永远是敷衍和拖。”
可是,母亲和妻子对他的懦弱都很不满意,最后妻子失望地离去,汪文宣在痛苦的彷徨挣扎中吐尽血痰孤独地死去。
二
在《寒夜》中,巴金还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曾树生,当年的她既是汪文宣生活上的伴侣,又是他精神上的知音:她与汪文宣同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毕业生,她藐视封建传统,大胆地追求自由与爱情,与汪文宣在心意相通之余不计较正式婚礼而同居,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们走出封建旧文化的一个象征。可是,社会的黑暗和生活的困难吞噬了他们的理想,也吞噬了他们的生活平静。为了补贴家用,她在大川银行找到了工作,虽然她并不喜欢这个工作,可它让自己实现了经济的独立,也找到了一丝生命的活力。可是,婆婆不断用“姘头”、“花瓶”、“不守妇道”作为武器来辱骂她,甚至当着汪文宣的面让她滚,丈夫却总是敷衍,这样的生活让她难以忍受。在这个家里,她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她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青春来和这个充满封建思想的“自私而又顽固、保守”的母亲争夺她的病入膏肓的儿子?
“我怎样办?……‘滚’,你说得好!我走我的路!你管不着!为什么还要迟疑?我不应该太软弱。我不能再犹豫不决。我应该硬起心肠,为了自己,为了幸福。”
切身感受曾树生的处境,就能够理解她离开这个家庭的渴望,她渴望爱与被爱,渴望自由,渴望独立、渴望平等,当年的她不就为了这些和汪文宣走到一起的吗?可是现在呢?当年的那个意气风发的男人早已不复存在,曾经拥有过的新生活也被汪母的刻骨仇恨所替代。这个家和当时“娜拉”逃离的封建家庭有什么区别?可是,汪文宣是那样的需要她,她难以忘记当年的情投意合,也很感激现在丈夫对她的好――那样的穷困中他还记得她的生日,还鼓励她去娱乐,他从不指责她一句,他始终相信她是个好女人。他病了,那么痛苦,她怎么能离开他?
显然,摆在树生面前的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曾经作为他们思想武器的“个性解放”告诉她,当爱情消失的时候,徒留婚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