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早晨》教学点评与对话.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苗岭早晨》教学点评与对话

《苗岭的早晨》教学点评与对话   刘宏伟:这种异地教学是很考验人的,所以我很感谢《中国音乐教育》杂志让我有进步的机会。有很多老师问我备课的秘诀,我说:反复地、多次地聆听音乐是我备课中最重要的体会,很多教学灵感、很多教学方法,都是从聆听音乐当中来的。《苗岭的早晨》是比较简单的一首作品,A―B―A结构,三分多钟,材料非常简洁。我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反复地唱,让作品旋律融进学生的心里。下课后,当我听到学生们走出教室时都在走廊上哼唱《苗岭的早晨》旋律,我就觉得今天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我想,一定要通过我们的音乐教育,让孩子多积累作品,增加对作品旋律的记忆,这样孩子们的音乐修养才会提高,才会养成一个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今天也有一些很遗憾的地方,比如当看到时间不够时,课堂总结的部分就有些草率等,很不尽如人意。   吴斌:问刘老师一个问题:当B段听完了以后,你问学生的感受,一个学生描述了他所听到的情景后,你很肯定他。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来看待学生对音乐这种具象的描述?   刘宏伟:我觉得,如果学生的描述是和音乐有关的,我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如果学生的描述和音乐是无关的,那么我的提问就是有问题的。比如在讲到B段和A段区别的时候,有的学生不断在说这段出现了钢琴,衬托了什么什么的时候,我觉得我的问题不是很明确。   吴斌:学生如果要是描述了一个故事呢?或者描述了一个生活的经验呢?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听课的老师们也想一想。   程芳:我是湖南株洲市的音乐教研员程芳。我会对我的老师提出这样的建议:是音乐中的什么要素让你描述成这样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因素促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场景的描述?我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关注层面和范围。   刘宏伟: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根据音乐经验的话,那么每个人的想象应该是合理的,如果出现偏差的时候,就有可能是我们的引导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是怎样认识和了解这段音乐的。   曹理:看刘老师的课,??我一种在朴实和传统当中充满了创造性的感受。课堂上用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比如板书,不用课件;又比如模唱、聆听,都是很传统的方法,没有花哨的东西,但是这个“飞歌”确实是植入学生的心中了。所以看似传统,但由于教师深入地挖掘,体现了无穷尽的创造性,遵循着音乐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刘宏伟老师设计的目标,目的性强、明确清楚、简单明了。这节课没有一个目标没有做到,比如“A―B―A结构”“不同乐段的特点”等等,所以说目标非常具体,符合实际。再有,这节课音乐性强,抓住了音乐的核心,不断地展开和生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能力。这堂课,我觉得把“传道、授业、解惑”这一传统名言给以一种很好、很新的解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与学生互动,才能使学生能得道、能学业、能解惑。   有一些问题跟刘老师提出探讨:第一,课开始时间“你们当地有什么花儿?”学生已经回答不知道什么花儿,为什么还要问“花儿为什么动听而不是好看呢?”既然知道学生不了解还要这样问,就有些多此一举。第二,结束时的“推介会”,人家以为是广告推介就引导学生走到非音乐性了,为什么会产生音乐和非音乐的东西,这说明我们在引导上还有不明确的地方。   我特别赞成温家宝总理说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家”,而教育家中大部分来自我们一线的教师,我认为刘宏伟就是个教育家,她具有教育家的理论和实践,具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人格魅力,她带了很多有志于音乐教学的中小学教师组成一个工作室,对音乐教学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非常令我感动。   金亚文:谈谈对这节课的几点感受:第一,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教学目标第二条“能熟唱作品的主题旋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熟唱”两字所带来的教学实践给人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我们知道,老师在上欣赏课的时候要不要唱,这是至今也不是很明确的问题。可能有很多因素造成老师在欣赏课中回避演唱的现象,比如遇到比较难的主题,还有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等。看了刘老师这节课,我觉得这几个因素都可以消除,比如说“苗岭的早晨”这个主旋律,要用歌声唱出来是不太好唱的,特别是那个滑音,很多老师一看到这个就回避了,但是刘老师坚持要唱;从专业声乐的角度来说,刘老师的声音条件不是特别的好,加上一些客观因素,所以我们能听出她嗓音的沙哑,但她还是唱了很多遍,大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应该说,教师引导学生熟唱主题跟其他方法、手段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所以能够在课结束后自主地唱这个旋律,说明这个旋律印到心里去了,这就是教师坚持熟唱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第二,今天刘老师讲了结构,涉及到了曲式A―B―A,和许多采用相对理性方法的课例不同,刘老师运用了非理性的、结合音响的、由学生参与体验的方式,把结构问题、曲式问题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