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辩证施治.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肺 肺朝百脉。《素问·经脉别论》曰:脉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灵枢·刺节真邪》曰: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之。 肺主宣发而外合皮毛。 肺性喜肃降、能通调水道。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 麝香----开窍散结止痛 老葱----通阳散结 黄酒----行气、活血 补气、温阳、祛风法 针灸治疗 头针 项针 体针 耳穴 水针 电针 头针 可选取晕听区 定位:耳尖直上1.5厘米,向前后各旁开2厘米的水平线上,向下引平行于前后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处,沿头皮刺入,快速捻转,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眩晕伴耳鸣者 项针 哑门、风府、下脑户(在枕骨粗隆下方取之,约风府穴上1寸处)完骨。 体针 曲池、太冲、三阴交 耳穴 肾区、脑干、神门 水针 选用肝俞、肾俞、曲池、足三里其中的1-2个穴位,交替使用,用5%当归注射液每天穴位注射0.5ml,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电针 上肢选取内关、手三里;下肢选取足三里、丰隆等穴,均双侧,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 推拿 多应用于颈性眩晕。 在众多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中,传统特色的中医手法治疗因其疗效肯定、安全、经济受到患者的欢迎。符合患者要求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心理。手法通过正骨理筋、疏通经络、放松肌肉、改善颈椎动力平衡,缓解对椎动脉、交感神经刺激,进而改善椎动脉血供。 推拿 旋转扳法、穴位推拿 穴位点按法 放松手法 右旋转扳法操作 左旋转扳法操作 推拿 治疗中旋转扳法治疗能使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恢复正常,可能还达不到解除本体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刺激等其他致病因素的效果。 而穴位推拿根据中医经络学说选择督脉和足少阳胆经的常用穴位施行手法治疗,达到疏通督脉、胆经及三焦之气,解除颈背部肌肉痉挛、恢复颈椎的动态平衡,从而减轻、消除对交感神经的刺激,缓解椎动脉的痉挛状态使扩张血管,降低异常升高的椎动脉流速同时增加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穴位推拿除具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外,也可能具有解除病变因素对本体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的刺激作用,这很可能是穴位推拿优于旋转扳法的关键所在,具体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谢谢大家! * 眩晕的辩证施治 源流 祖国医学对眩晕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眩晕与肝相关。 内经 《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灵枢·卫气》曰:“上虚则眩” 眩晕与气、阳、肾三者相关。 汉代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 《金匮要略》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汉代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眩晕与痰、饮、肺、脾、肾的关系 宋代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 眩晕与外感相关。 元代 刘河间提出了风火学说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 所谓风气甚, 而头目眩运者, 由风木旺, 必是金衰不能制木, 而木复生火, 风火皆属阳, 多为兼化, 阳主乎动, 两动相搏, 则为之旋转。” 元代 朱丹溪的痰水致眩学说: 《丹溪心法·头眩》“无痰不作眩” 明清 对眩晕的认识日臻完善: 徐春莆提出以虚实分论的致病学说。 虞抟提出血瘀致眩的观点 现代 限于历史条件,以上诸多医者,多从病证推测其发病之因,不可避免其片面性;现代中医学经过发展,既系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也普遍的采用了现代的科学诊断技术,一般都运用病证和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 现代 如对眩晕的诊治,采用辨病辩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应用现代的诊断技术,确诊眩晕是内耳性、中枢性、颅内占位性、感染性和低血压贫血性等的病因,然后再进行辩证施治,既提高了辩证的准确性,也提高了临床疗效。 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 病因病机 风、痰、虚,瘀 与肝、脾、肾、肺关系密切 肝 《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魂。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 肝主疏泄、宜舒畅而协调、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属木、肝木应东、东升发而西沉降、肝气升而肺气降。肝体阴而用阳、为阴中之少阳、主人身升发之气。 肝木应风、平则宁静而生化、亢则风动而掉眩。 肝 1,肝气郁结、则脉绌急、或络脉瘀阻、脉沉细弦。 2,“肝为刚脏、内寄相火”。“气郁则生热”,”气有余便是火”。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