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织金“万人签名留县长”背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织金“万人签名留县长”背后

贵州织金“万人签名留县长”的背后   2008年6月6日,在贵州小城织金,市民于街头拉起条幅,签名挽留牵涉扶贫资金案被调离的县长朱永德。前来签名的人络绎不绝。老百姓不愿意县长离职,这被称为“织金史上唯一群众自发的挽留活动”。   一个“使织金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县长,一个为残疾人解决谋生手段的县长,一个热衷于在当地网络论坛上与网民聊天的县长,同时又是一个“收受扶贫款礼金”的县长。之所以挽留,则是因为朱永德被普遍看作“织金历史上少有的好县长”。朱主政织金六年时间,被认为是该县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   签名活动是自发还是有人幕后策划?朱永德作为一县之长,所犯何事,政声如何?这个地处西部山区的小县城,又为何出现此番举国少见的事件?      “万人签名留县长”      6月6日上午11点左右,织金县中心,财神庙。在庙墙下摆配钥匙摊的胡师傅看到,几位市民在庙门边的围栏上扯起了横幅,铺上了条条红布。不一会儿,许多人围了上去,财神庙门口立即热闹起来。   横幅上写着“强烈要求朱永德同志继续留任织金县长”。“朱县长要走了?”一些人露出惊讶的表情。   红布条边摆着黑色的签字笔,有人在一边解释“不希望朱县长走的可以在条幅上签名”。织金人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不停有人过去写上自己的名字,有人还写下几句话或者临时编写的诗。其中有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也有公务员,甚至包括六七十岁的老人和残疾人。胡师傅说,摆摊的地方原来是一个斜坡,一下雨就满是泥泞,而整修后现在这里成了步行街,相关部门还给他们划好摊位,在这里揽活并不收费。步行街项目是在朱永德主导下修建。   中午的时候,在市政府广场前尚未竣工的屋子上,又有人挂上了新的横幅:赠织金县人民政府朱永德县长。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签完名离开后,许久又折回拿出一张刚打印好的感谢信贴在签名横幅边。   活动越来越热闹,第四拨人的到来,是挂出了一幅5米长2米高的彩印招贴画。画上,织金城全貌的背景前,朱永德面带微笑挥着左手,右上方写着“朱永德,织金人民永远不会???记您”。右下方,是酷爱书法的朱永德之前曾发表在网络的一件书法作品: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   记者后来的调查表明,这幅招贴画是网民悬挂。签名活动之前,在织金本地的“平安织金论坛”和“织金论坛”,关于朱要离任的消息已经在上面炸开了锅。      记者事后了解,随意选出一条红布,数出了640多个名字,10条共约6000人,加上两个横幅以及招贴画上的签名,差不多有八九千人的签名。   《朱县长该留下》、《一个普通老百姓认识的县长》、《与朱永德县长书》……网民们纷纷发帖,内容无一例外表达遗憾和挽留。   随即,签名活动的介绍和现场照,被当地网民以《织金县万人签名留县长现场》为名被传至贵州省乃至全国各论坛,朱被调离的原因被介绍为“受原织金县扶贫办主任一案牵连(负领导责任)”。      砂锅手艺人组织的签名      6月21日下午,记者找到了当天签名活动的发起人王增荣。   28岁的王增荣是一个砂锅手艺人,开着一个生产砂陶制品的手工作坊。他说6月5日获知县长被调离后,他的第一感觉是“完了”:沿河路等景点的修建、外环路的建设、城市的整体规划等等,“他一走这些事情说不定马上瘫痪了”。   在王增荣看来,朱永德在任期间给织金县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更多的城市建设正在进行,有的进行了一半,有的还在图纸上,作为市民,他最关心的是城市环境。他说自己和县长没有任何关系。   王增荣6月5日想了一夜,最后决定搞一个签名活动:“我把它当作一个测验,如果大家不认为他是一个好县长,他走了大家拍手叫好还来不及,但如果签名的多,就说明大家和我的想法一样。”   “我完全是自发的行为。”王增荣说,“我也不怕会不会有人因此找我,我只是把自己想做的做出来。”王增荣说。   第二天一早王增荣印出了条幅,另外他准备了10条用来签字的红布,和三包签字笔,每包20枝。   活动从上午11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没布没笔了,所以停止了。”      “亲民、实干”的美名      “他比较亲民、实干,平时和一个普通人一样,老百姓有什么都可以和他讲,因而获得普遍好感。”当地一位官员认为。   出现在签名现场贴感谢信的,是壕头小区的王国琴。她对记者说,此前壕头路又脏又破,且没有下水道,一下雨就淹,平时臭得很。“去年县城整治脏乱差,我们向他当面反映了这个事情。”   街坊们提到,2007年4月这条路立项开修,到年底竣工。而修建期间,晴天雨天他们都曾看到朱永德一人在早、晚的非上班时间走来看道路的施工。   王国琴说,这里本来路也穷,人也穷,没人走。现在路修好且打通,走的人多了,卫生条件也好了。她在门口摆起了小商品摊做些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