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木真了”服装经.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物“木真了”服装经

人物“木真了”的服装经   “我的体会是,内在的创意能力,是保持业内领头人地位的秘密。”王晓琳说   “天然的本色如木,透明的品质是真,舍弃了浮华的空灵才是美丽和永恒。”木真了,这家以别具一格的中式服装和奇怪的名称引起人们注意的服装店,原来是这样解释的。它的拥有者王晓琳,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女人,自称在查字典时,突然为这三个简单又有韵味的字怦然心动。      “小马甲”的回头率      王晓琳,今年不到40岁,在商海已沉浮了20年。   1982年高考落第后,19岁的王晓琳开始经营一家28平方米的小餐馆,两年赚了10万元,随即拿着这笔钱南下深圳,与香港人合作办广告杂志,几年间赔得精光,只好再回沈阳重操旧业。1989年,王晓琳又以餐厅赚到的钱,在沈阳五爱市场开了一家名叫“小木屋”的服装店,从此涉足服装行业。   “小木屋”时期的王晓琳,只是一个单纯的销售者。市场流行什么,她就进什么货,完全跟着感觉走,无论服装品种还是店面风格,都没有经过特别设计。用她的话说,“那是一个求生存的阶段”。   1993年,服装店生意日渐红火,王晓琳却出人意料地决定中止买卖,到北京中央工艺美院读书。她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与那些不曾经历过商海风云的学生相比,王晓琳显然更注重学以致用。入学第二年,她就在北京六里屯租了一个小四合院建厂开店。   小小的四合院,看起来就像一个作坊。事实上确也如此。当时,小店的工人只有四五个,一边生产王晓琳自己设计的服装,一边从别处进市场畅销货。直到在一个偶然的情境下,王晓琳从一枚扣子上,发现了自己的品牌。   一天,她在服装摊上闲逛,看到一件衣服上有个盘扣,显得特别与众不同。那枚盘扣乍一看像中式风格,但又不是传统盘法,没有矫揉造作的仿古痕迹,却散发着现代气息。王晓琳想试试自己的第一感觉准不准,于是买了块小花布,缝制出一件小马甲,也盘了一排类似的扣子上去。她穿着这件“作品”到街上“招摇”,惊喜地发现:有极高的回头率。   接下来,她试着在店里摆卖自己设计制作的改良版中式马甲,“可以说是抢购一空!”王晓琳自得地回忆。市场销售量越来越大,不少顾客是买了再买,有的遇到缺货,还一而再再而三上门询问。   “小马甲的意外成功,使我有意识地对当时中式服装的市场进行观察。我发现,它是一块被遗忘的角落。”王晓琳认为,中式服装少人问津,主要在于服装生产和经营者有一种错觉――中式服装是老年人的习惯着装,是外国游客的纪念品,或者是文艺演出用服;事实上,中式服装也是一种个性服装,而中国人的服装诉求,已经开始进入个性化消费阶段。   “我当时有一种创业的兴奋,隐隐感觉,我的这种小小的‘先知先觉’将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走“高贵”路线      从一开始选择“中式服装”起,王晓琳就确定走“高贵”路线。她对当时中式服装的水准进行了更细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式服装设计陈旧、用料低劣、品牌意识差。   1995年12月,她花30多万元在通县西大街买下了一栋三层旧楼,作为新的加工点以扩大生产。1996年6月到8月期间正式注册“木真了”商标。“木真了”,是一个设计、生产、销售三合一的服装企业。   为了保证设计的与众不同――当然也是从成本上考虑――创业之初,“木真了”的服装设计均是由王晓琳一手独揽。她经常于静夜时分,独坐位于北京通县的工厂设计室通宵达旦地创作。一年内,经她之手推出的中式服装款式有100多种。   从诞生之初,“木真了”就一直以专卖店的面目出现,即不再销售别家产品。开设专卖店的用意,当然是“树立品牌”。当然,品牌式经营的压力非无名小店时可比。“木真了”刚成立时,各项支出骤然增涨,有一个月,银行账面上已空无一文,王晓琳还欠别人的加工费19万多元,店面租金也拖欠了数月,每天她都提心吊胆眼巴巴地盼着代卖商场赶紧过来结账,以缓解压力。   即使在这样的窘境下,王晓琳依然坚持“高级中式服装专卖”的路线,维持了差不多一年。   一年之后,情形开始好转。到第三年,经营呈现出加速的势头。到1999年,北京增开新店至12家,外埠开设了23家。   说起来,“木真了”的价位的确颇为“高贵”:即便是一件样式相当普通的旗袍,也要三四千元。但事实证明,王晓琳对消费市场的直觉并没有错,她的顾客大部分是外国驻华使馆人员、文艺界明星、商界白领等收入、品位都较高的人士。其中,文艺界明星们对“木真了”的垂青,还为王晓琳起到了免费的广告效应。      不花钱的重磅广告      “木真了”迄今为止,没有做过任何广告。但没有广告,并不等于产品没有做宣传。从1996年“木真了”商标注册开始,甚至在那之前,王晓琳就通过了一些成本极低但极有效的方式,使她的设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998年春节将临,王晓琳突然接到中央电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