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面临困境与出路.docVIP

企业内部控制面临困境与出路.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内部控制面临困境与出路

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一、概述      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风险管控的重要方式,有人把内部控制形象的比喻为企业的“免疫系统”,可见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然而,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并不理想,内部控制规则规范的执行难度较大。2006年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新时期内部控制体系,2008年6月28日,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本定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由于相关的配套指引不完善,后又延迟到2010年1月1日,仍然未得到正式实施。直到2010年4月26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其历时之久,可见内部控制涉及面之广、其实施的难度之大。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颁布以来,上市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回应监管机构提出的内部控制方面的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内部控制工作的指导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持续加深。同时,绝大多数企业在内部控制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忽视了管理层在内部控制实施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实施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却并未收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反而是提高了成本和费用;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不足;监督评价工作不到位,实施效果不理想;企业的内控建设更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管理,没有建成内控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推动建立与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困境      我国内部控制的建设起步较晚,在具体的实施中面临以下一些难点:   第一,内部控制文化不健全。传统管理理念的负面影响较大。首先,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思想和管理中的“尊上”、“唯上”倾向的影响,我国形成了绝对的层级管理方式。管理者存在严重的长官意识,没有控制理念,甚至不愿被控;其次,受“执行指令、服从规范”的伦理道德的影响,企业员工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内部控制的内容、标准、业绩评价等制定过程与员工无关。在这种内部控制文化中,员工被培养成为循规蹈矩、缺乏创造力的执行者,工作热情也被严重束缚;同时也出现内部控制只是控下而不控上、控执行层而不控高管层、控具体事物而不控战略决策等问题。   第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结构过于集中,不利于经理层在更大范围内接受监督和约束;董事会独立性不强,主要被控股股东的代表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把持。公司内部缺乏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和规范的授权与约束机制;监事会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经理层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薪酬结构比较单一不能对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设立独立的内控部门,审计委员会缺乏与内部审计的互动,业务渗透力薄弱,导致其为董事会实施控制与监督的服务功能缺乏传导机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公司往往忽视作为公众公司进行信息披露的义务,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不及时披露、不全面披露和虚假披露的问题。   第三,内部控制规范适用性差。目前我国规范内部控制的规定比较全,但要全部做到很难;无论规范和指引,抓得都不是太实在,其可操作性都不是太强。基本法规为国内上市企业提出一个框架,难免会陷入“一刀切”的困局;同时,配套指引只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所有程序和流程作出了方向性的指引。内部控制会因企业规模大小、企业性质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同一企业内内控本身也是一个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内部控制制度若要达到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等目的,就必须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更新,调整过时的条款。然而企业中的制度基本上是不会变的,这和时刻保持内部控制的先进性产生了矛盾。另外,国内企业内控情况参差不齐也使得基本规范的实施困难重重。不同企业基础不同,合规成本、难易度也不同。   第四,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更多是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证实施的效果。企业建立众多机构后,如何正确地赋予其权力,并恰当赋予其行使权力的权力,传统的内部控制在此问题上一直陷于困境,即组织不授权会死,组织授权后会乱,对此至今未见有科学实用的操作方案解决。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往往缺乏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使得风险评估缺位,风险意识薄弱。企业进行风险分析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可以使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最终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风险分析及度量,需要充分地获得企业在历史年度内发生的各种风险的次数以及所导致的损失,统计时段越长,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越高。风险评估不仅要了解历史上各种风险发生的频率,还要充分考虑风险的客观环境是否改变,如果有变化,就要在历史数据的趋势分析上进行修正。在实际操作中,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