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后抑制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对策.docVIP

全流通后抑制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对策.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流通后抑制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对策

全流通后抑制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对策   【摘 要】 股权分置改革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变革,无论上市公司还是证券监管部门都将面临许多新课题和新思考。本文详细分析了全流通背景下如何抑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各种措施和对策,以期为我国当前管理层加强关联交易监管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全流通;上市公司; 关联交易; 操纵利润      在政府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全流通时代正在来临。全流通后,大小股东的利益将更加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在更多情况下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以实现,应不必再费尽心机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迂回曲折地进行各种利益输送了,但社科院《2007年度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的报告指出: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关联交易、股东大会及其权利等焦点问题上,相比股权分置改革前尚无实质性进步。在上市公司100强中,有六成的公司与其集团公司有母子关系,母公司或控股股东是上市公司的关键供应商。关联交易依然是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顽疾。近年来被揭示的一桩桩上市公司财务丑闻几乎无不涉及关联交易问题。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在我国证券市场不仅面广、量大,而且更加复杂、隐蔽,其杀伤力已直接危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全流通时代如何有效、合理地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已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又一难题。笔者以为,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应在政策和制度上削弱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内在动机,用法律手段提高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成本,用会计准则等相关制度限制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各种手段。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根本原因与国有股“一股独大”息息相关,若“一股独大”得不到根本解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难以得到保障的。因此,如何在制度安排上有效制约控股股东的权利,成为有效遏制不公平关联交易频频发生的关键点。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可作以下几点考虑。   (一)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及“内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产生不公平关联交易的主要原因,要真正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首先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实现国有股份的流通和股权结构的优化配置。令全体股民欣慰的是,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经过政府和各方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得到解决,全流通时代正在来临。但不公平关联交易的现象不会在全流通后一夜之间就消失殆尽,因为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主要动机和先天优势依然存在。相反,全流通后由于大股东获利方式和利益取向的变化,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手法将发生质的变化。譬如,在禁售期结束的前后,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会产生利用关联交易等手段来拉升二级市场股价的不良动机,从而在二级市场名正言顺地达到减持套利的目的。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这一屡禁不止的顽疾,首先得从产生关联交易的根源上着手。   1.确保IPO整体上市。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脱胎于国有企业,受上市融资规模的限制,我国企业改制上市往往选择“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为集团公司”的剥离模式,上市公司通常只是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价值链中的一部分,这就使得上市公司在生产、销售、资产经营等方面对原企业集团(母公司)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多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运营模式,上市公司的独立经营能力受到极大的制约。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及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方关系,为日后不公平关联交易的频繁发生提供了种种便利。事实证明,这几年我国境内约90%的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且约70%以上的关联交易金额是在上市公司与其控股母公司之间发生的。因此,要从源头上制止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行为发生,就必须切断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体系。   2006年5月18日,证监会发布新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下文简称《管理办法》)第二章中已经提出了鼓励公司整体上市的政策取向,但该《管理办法》并没有完全封住非整体上市的大门。因为《管理办法》中提到的整体还只是生产上的技术整体,而不是企业概念上的整体,即控股股东仍然是一个实体性的生产经营企业,有独立于上市公司之外的自身利益。这样,即使要求两者在人员、机构、资金形式上分开,也不能真正从制度上杜绝控股公司对上市公司资源统一调配和利益侵占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法治环境、监管能力和股市文化下,应当坚决堵住非整体上市的制度漏洞,从源头上制止大股东操纵利润的可行性,并确保新上市公司的上市质量和透明度。   2.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   在已经上市的公司中引入更多的战略投资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