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调控体系面临问题与对策.docVIP

我国利率调控体系面临问题与对策.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利率调控体系面临问题与对策

我国利率调控体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人民币利率浮动幅度过小难以有效缓解其升值预期压力,客观上导致货币市场利率成为反投机工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功能异化。本文对我国利率调控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利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利率调控;国绩余额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6)09-0017-03      一、我国利率调控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个完备高效的利率调控体系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保证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基础。人民银行作为金融宏观调控主体,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积极、审慎推进我国利率调控体系建设。经过近20年发展,我国利率调控体系已日趋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完善再贴现利率、建立再贷款浮息制、优化准备金存款利率结构和理顺邮政存款利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二是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国债回购及现券买卖利率,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品种,扩大市场交易主体,增强货币市场深度与广度。三是改革债券发行制度,实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的市场化发行。四是不断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1]但从目前利率调控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不足和制度性障碍影响了利率调控的效果。   1.市场基准利率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基准利率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利率,必须具有三个基础特征:它是货币市场的一种利率、央行对该利率有较强的控制力、与其它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基准利率有英国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我国,尽管同业拆借利率在1996年就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但作为市场基准利率却有名无实。   (1)利率体系存在分化现象导致市场基准利率难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全社会90%的金融资产聚集在商业银行,利率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影响度,而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弱化了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对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关联度,使得现阶段央行还不得不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将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主要锁定在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而不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2)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功能异化。近年来,受我国汇率制度、贸易政策以及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金项目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高额外汇储备以及经济宏观层面的看好,导致人民币较强的升值预期,屯驻海外的国际游资蓄势待发套利投机。央行有意维持货币市场的低利率打击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冲击,2005年度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直保持3%左右的利差以增加国际游资的投机成本。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功能异化,浮息债券发行、利率互换和利率期货等衍生产品定价缺乏参照标准。另外,如果长期把货币市场利率作为反投机的工具,将会延长目前“双轨制”货币政策:即一方面有目的的保持货币市场低利率以维护人民币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以抑制经济过热,这将会减缓一体化市场利率调控体系建立的进程。[2]   (3)国债品种缺乏,影响央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控制力。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央行为减少货币过度投放,不断卖出手中国债,随着国债存量的日益减少,不得不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笼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2005年度,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同比增加2090亿美元,全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13848亿元。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净投放2872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向的主渠道。虽然,通过央行票据回笼外汇占款,具有发行程序简单,操作迅速灵活等多种优点,但从长远看,如果现有外汇管理政策和国债品种不改变,必然导致央行票据“滚雪球”式发行,而且央行票据作为央行的一种负债,发行成本高,势必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难度。另外,央行票据在本质上相当于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储备,资金不能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因此,央行票据作为长期的货币操作工具难以为继,影响央行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力。   2.国债基准收益率曲线的缺乏阻碍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纵深推进   由于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国债收益被普遍认为是无风险收益。所以,如果说货币的基础利率是各种远期浮动金融产品的定价基础,那么一个准确、可信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则为固定利率产品如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提供一个参照系。由于过去国债发行实行的是规模控制,趋向于中长期国债,导致目前国债品种期限单一、规模小、流动性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