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 仅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 对死禽和宰杀的家禽、禽舍、禽粪进行终末消毒; 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禽类密切接触者,在停止接触后应对其及其衣物进行消毒; 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的水体等消毒较困难者可以不消毒,但应严格进行管理。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 仅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 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可能污染的物体表面在出封锁线时进行消毒; 必要时对禽舍的空气进行消毒。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 出现人禽流感疫情 : 加强对人禽流感疫点、疫区现场消毒的指导,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对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发病时生活和工作过的场所、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对病人诊疗过程中可能的污染既要按肠道传染病又要按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消毒。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预 防(3) 严格规范收治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戴防护镜、穿隔离衣。 接触后应洗手。 按SARS的消毒隔离措施和专门病房的设置参照执行。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接触禽类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禽类的人员、兽医、以及捕杀、处理病、死禽及进行疫点消毒的人员等)中发生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可能暴露于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人员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已排除SARS的不明原因的肺炎死亡病例。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预 防(4) 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人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南郑县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流感大流行与禽流感 1997年8月,美国病理学家从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间死亡的冷冻尸体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流感病毒。发现1918年的流感病毒与猪流感病毒十分相似。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担心,动物流感病毒一旦变异成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病毒,将导致全球流行病。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人禽流感病 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呼吸系统到败血症休克等多种症状,严重者可致死。 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 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一般来说,人类呼吸道缺少与禽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因此人并不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但一旦感染,则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抗体、无抵抗力。任何年龄均可能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高危人群: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3天,一般在7天以内。 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2—3天。半数患者有肺部实变体征。 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临床表现 外周白细胞计数正常、减少或略增高,淋巴细胞变化不定,病情严重者大多降低,血小板正常。 半数患者胸部X线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伴胸腔积液。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