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固态硬盘难产新王者
固态硬盘难产新王者
固态硬盘什么时候才能取代传统硬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固态硬盘厂商,不,应该说是3家著名IT企业的技术进步说起。
第一个要被提到的是蓝色巨人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它在包括硬盘、处理器、打印机、个人电脑等在内的诸多领域都是开创者或举足轻重的一员。1956年,使用了50张24英寸盘片的IBM 350 RAMAC问世,它的容量仅为5MB――是目前最大容量家用硬盘的1/600000,这一年也被认为是硬盘元年。从此,无论盘片尺寸如何变化,马达转速如何攀升,但温彻斯特硬盘的基本结构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此后,IBM又相继发明了MR(磁阻)、GMR(巨磁阻)磁头等先进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引领着技术潮流。不过,由于硬盘的利润日渐微薄,2003年1月,IBM将硬盘事业部门卖给了日立――它已经敏锐地预感到硬盘未来的走势。新成立的日立环球存储科技(HGST)是全球第三大硬盘制造商,还整合了IBM和日立的技术优势,将垂直记录技术等新技术继续发扬光大。不过,2011年3月,HGST又被日立卖给了西部数据。此前,东芝和富士通的传统硬盘业务也进行了整合收缩,这样硬盘业界正式进入了两强争霸时期――收购了HGST的西部数据,和此前整合了迈拓、昆腾(被迈拓收购),又刚刚收购了三星硬盘的希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鼎盛时期的1986年,硬盘企业竟有76家之多。
尽管随着并购,企业的数目不断缩减,但硬盘技术的进步却从未停止。在被收购之前的2010年,HGST已经应用了第六代垂直记录技术(Z5K500,单个2.5英寸盘片容量500GB),并且领先于希捷研发的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在垂直记录技术潜力逐渐枯竭之时,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将把硬盘容量推向10TB的级别。由于用户对大容量存储的需求始终存在(比如一部H.264格式的1080p电影容量大约十几GB,Windows 7也需要大约40GB~50GB的硬盘空间才能流畅地运行),而且目前硬盘是唯一能够在所有用户都能够接受的成本范围内,提供足够高速度和足够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因此硬盘的生命力仍然显得相当顽强。
除了对硬盘技术的贡献外,IBM还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率先取得了多项革命性的突破,比如2007年发表的气隙(Air Gap)技术。英特尔和美光在3年之后将这一技术用于25nm工艺NAND芯片的制造,它将是NAND未来一段时间超越摩尔定律发展(每12~15个月更新一次制程)的坚强保障。
第二个要被提到的是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尽管NAND闪存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不如三星(大约40%)和东芝(大约33%),但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特尔是业内唯一同时拥有NAND生产能力(美光和英特尔的合资公司IMFT,市场占有率约12%)、高性能主控芯片开发能力和闪存标准主导权的公司。此外,它还占有全球PC处理器市场80%以上的份额。三星、东芝和英特尔等公司操纵着闪存的标准,引领着闪存工艺的进步,它们对闪存的投资,是固态硬盘市场的晴雨表――只有闪存的产量持续增加、容量持续增大、价格持续下降,固态硬盘才有普及的希望。尽管在产量上还远不及东芝和三星,但英特尔-美光的技术和实力却着实不可小视,它们是NAND闪存领域的“鲶鱼”,不但在工艺方面多有创新,领先进入30nm和20nm时代,而且还促进了NAND业界的整合。
主控芯片的开发也是固态硬盘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硬盘的时代,不同公司同时期同容量的硬盘,性能也基本相似;而在固态硬盘时代,主控芯片决定着性能。同样容量,同样规格闪存颗粒,不同主控芯片的固态硬盘,既可能是数百MB/s速度、上万次IOPS的“火箭车”,也有可能是数十MB写入速度、数百次IOPS的“牛车”。高性能主控芯片的拥有者,才有希望走向成功。尽管没有哪家的主控芯片可以做到堪称完美,但不得不提及的是英特尔的主控芯片,这款芯片自从2007年开始一直坚守阵地,直到今天最新的320系列SSD产品依然在使用它,其性能也可圈可点,即使面对最新款的主控也不落下风。这不由得令我们想起乒坛常青树――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
第三个要被提及的是大名鼎鼎的苹果――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霸者。尽管它既不生产硬盘,也不制造闪存和主控芯片,但智能手机和横空出世的平板电脑(仅仅苹果iPad的年销量就是数千万台)大量吞噬了闪存的产能。据预测,2011年的闪存需求量将是2010年的3.8倍,其中苹果仍占大头。如此旺盛的需求也导致闪存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固态硬盘普及也变得遥遥无期。一些分析机构预测,到2013年,NAND闪存的50%将被移动设备消耗掉,而固态硬盘消耗的NAND闪存则只占10%,虽然这已经好于2010年的4%左右的份额,但与2007年预测2011年固态硬盘将消耗27%的NAND产能相比相差甚远。
尽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11: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docx VIP
-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程序.pdf VIP
- 8《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8《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日立电梯ES-32M(32位微机)原理图纸布线图纸.pdf
-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专题报告.docx
- 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实施方案.docx
- 2025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