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外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演变及启示
国外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演变及启示
公司制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发展到今天密如蛛网的公司王国,公司制已走过400年的路程(如果从17世纪算起的话),其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制度的巨大变迁,股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形态与特征迭经变迁,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亦相应发生了四次大的变化,即股权集中、家族控制――股权分散、经理革命、股权约束淡化、股东地位下降――机构投资者(或法人股东)崛起、股权向机构(或法人)集中、股权约束强化、股东地位上升――股权国际化、公司治理趋同。与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变迁相伴随的,是公司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公司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影响的扩大。上述演变规律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进提供了若干有益启示。
一、股权集中与家族控制
早期股份公司呈现出数量少、比重低、规模小(股本规模小,股东人数寡)、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部门,而制造业和商业极少)、股市发育滞后等特征。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结束时所说的,股份制只是当时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次要因素”;交易所主要交易的是政府债券;在欧洲大陆和北美,股份制的主要形式是“联合股份银行”,它们大多数是从事殖民贸易和对外冒险掠夺活动的,很少有从事直接生产活动的股份公司。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仅有股东100人,股本6.8万英镑。1799年杜邦创立的火药公司由每股面值2000美元的15股组成。
早期股份制的不发育,使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呈现出如下特征:
第一,股权高度集中,由一个或几个大股东控制股份公司,股东、董事、经理三位一体的现象相当普遍。控股权稳定地掌握在家族或发起人手中,呈现出浓厚的家族或私人控股色彩。例如,战前的日本财阀集团,三井、三菱、住友在1941年家族控股比重都在50%以上,其中对一些大公司控股达100%。美国的大公司大都由私人家族如卡内基家族、福特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所控制。大股东拥有绝对控制权,公司所有权???控制权合一,或经营者依附于所有者,经营者权力极为有限,凸现了当时股权集中和法人财产权未独立条件下的股东中心主义特征。
第二,股权社会化程度低、封闭性强、流动性差。当时的家族公司和私人公司多不对外公开募股,并对股权转让有严格限制,表现出明显的封闭性、排外性。根据哈纳的研究,在1914年以前,英国有大约80%的股份公司为这种私人公司,这些私人股份所有者虽然保留有限责任的特点,但格外限制股份的转让。股东持股的目的在于对公司行使控制权,而不是单纯地获取股票收益。
二、股权分散与经理革命
随着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的发展,家族公司、私人公司逐渐转化为公众公司,股份公司规模日趋大型化、巨型化,上市公司不断增多,股东人数日众,股票市场日趋成熟和繁荣,公司股权结构亦发生重大变化,如股权流动化与控股权转移频繁化,股东主体多元化(新增国家持股、法人持股、外资持股、职工持股等新的成分),控股由独家控股转变为联合控股、由绝对控股转变为相对控股等。其中,股权分散化、投资大众化及股权约束淡化、股东地位下降是公司股权结构变化中最突出的特征。
E?赫尔曼曾对1929―1976年间美国35个大家族(其中包括杜邦家族、福特家族、梅隆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在43家大公司的持股比例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大约一半以上的公司中,私人家族的持股比重下降了约75%以上,在4/5的公司中,私人家族的持股比例下降了50%多。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松下幸之助90多年前创立时,纯属松下家族所有,但1950年其家族持股率就下降到43.25%,1955年为20.43%,进入70年代后猛降至5%以下,1994年为3.5%,第一大股东已易位于住友银行(其持股比例为4.6%)。
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了公司股权分散化:
1.公司股本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是以大量生产、大量销售为基础的“大企业的时代”,也可以说是股份公司特别是巨型股份公司的时代。美国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的巨型企业,1929年有65家,1988年猛增至466家,在这些特大公司中,还有为数不少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巨型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达1641亿美元,埃克森石油公司为743亿美元,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为352亿美元。公司规模越大,越需利用股份公司形式,即通过出售股票向社会集资,股东人数越多,股权越分散。
2.小面额股票的发行。美国通用公司每股发行价仅1美元多一点,泛美航空公司每股为55美分。大面额股票往往令小投资人望而却步,股票面额的降低无异降低了成为股东的“门槛”,从而扩大了股份制的群众基础,使小比例持股者日益增多,并大大稀释了股权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