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与钢退火和正火
第三章 珠光体转变与钢的退火和正火 概 述 珠光体转变是过冷奥氏体在临界温度A1以下比较高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转变; 共析碳钢约在A1~500℃温度之间发生,又称高温转变。 珠光体转变是单相奥氏体分解为铁素体和渗碳体两个新相的机械混合物的相变过程,因此珠光体转变必然发生碳的重新分布和铁的晶格改组。 由于相变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铁、碳原子都能进行扩散,所以珠光体转变是典型的扩散型相变。 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层片状机械混合物,铁素体为体心立方,硬度低而塑性高;渗碳体为正交晶系,质硬而脆,两者合理的匹配,可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钢中的重要相变。 作为淬火的预先热处理,也可作为机加工的中间热处理,消除因前一道工序造成的加工硬化,便于下道工序的切削加工,为淬火作好组织上的准备; 作为最终热处理,获得一定形态的珠光体,使结构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对于要求高硬度、高强度的构件,则希望获得马氏体,为避免因工艺不当使组织中出现珠光体,则必须研究珠光体的形成动力学。 一、 珠光体的类型 材料名称:共析钢。 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 处理情况:820℃加热保温后缓冷。 组织说明:片状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成层片状相间排列)。 材料名称:共析钢。 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 处理情况:780℃加热保温后,再在680 ℃保温后缓冷。 组织说明:球状珠光体 (渗碳体颗粒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上)。 通常所说的珠光体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能清楚分辨出片层状态的一类珠光体,而当片间距离小到一定程度后,光学显微镜就分辨不出片层的状态了。 根据片间距离的大小,通常把珠光体分为普通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珠光体组织特征图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之间无本质区别,都是出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相间组织,其形成温度也无严格界线,只是其片层厚薄和片间距不同。 Marder提出珠光体片间距与过冷度(△T)的关系如下: S0=C/△T 或 S0∝1/△T 其中:C=8.02×103(nm·K);S0:珠光体的片间距(nm); 珠光体片间距的经验公式: ??? S0=(8.02/△T)×103 nm ------△T:过冷度,即珠光体转变温度与临界点A1之差。 -------T↓,△T↑,S0 ↓,与A晶粒大小无关。 二、珠光体的力学性能 1. 片状珠光体: 奥氏体晶界上珠光体团示意图 奥氏体的晶粒尺寸主要影响珠光体 团的大小,A晶粒越小,P团越细小。 珠光体团和领域的大小对珠光体的机械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有决定影响的是珠光体的片层间距S. 球状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为球状,其阻碍铁素体变形的能力大为下降,比起片状 珠光体,它具有较低的强度以及较高的塑性。 (1)形核 条件:同样需要满足系统内的“结构起伏、成分起伏和能量起伏”。 部位:晶核多半产生在奥氏体的晶界上(晶界的交叉点更有利于珠光体晶核形成),或其它晶体缺陷(如位错)比较密集的区域。这是由于在这些部位有利于产生能量、成分和结构起伏,晶核就在这些高能量、接近渗碳体的含碳量和类似渗碳体晶体点阵的区域产生。 但是,当奥氏体中碳浓度很不均匀或者有较多未溶解的渗碳体存在时,珠光体的晶核也可以在奥氏体晶粒内出现。 四、钢的退火与正火 1.钢的退火 完全退火(full annealing ) 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不完全退火(slack annealing) 不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Ac3(亚共析钢)或Ac1~Accm(过共析钢)之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球化退火(spheroidizing annealing ) 是不完全退火的一种,通常的加热温度是Ac1以上20~30℃, 使片状渗碳体转变为球状或粒状。主要用于过共析的碳钢及合金工具钢。近年来球化退火应用于亚共析钢也取得成功。 扩散退火(diffusion annealing ) 是指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150~300℃,长时间保温,然后随炉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实质是使钢中的各元素在奥氏体中进行充分扩散,达到成分均匀化。 再结晶退火(recrystallization ) 是指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使变形晶粒转变为无应变的等轴新晶粒,从而消除加工硬化和残余内应力的热处理工艺。 去应力退火(stress relief annealing ) 又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汇报课).ppt
- 第七课第二框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共60张PPT).ppt
- 第三、四讲 物态变化 内能 比热容及热量.ppt
- 第三单元课题3《水净化》PPT.ppt
- 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pptx
- 第三单元第二课第3课时德国进攻苏联与日军偷袭珍珠港.ppt
- 第三章 旅客旅行心理活动及服务.ppt
- 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投影.ppt
- 第三章 刚体转动.ppt
- 第三章 任何能见度情况下行动规则.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