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家庭学校的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社会方面的影响:
从社会适应能力看,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不良言行的影响,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人际交往能力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人欺负,容易离家出走,在突发事件中,几乎没有自救能力。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太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够。在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远离父母,而祖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这使孩子们有了心理问题又无人发现,无人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心里咨询机构,所以,孩子们缺乏自信心,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再加上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家庭方面的影响:
父母打拼世界,孩子留守家乡。这一现象会给家庭带来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同时也会导致“花朵”被忽视后的心理问题。
从情感、性格方面看,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托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亲情,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没有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有的留守儿童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成症。
祖父母平日主要负责孩子的吃喝,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分溺爱,就是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性比较封闭,性格比较古怪,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自己的学业,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校方面的影响:
一:由于贫困,“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恐怕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到——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
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只有33.6%的“留守儿童”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
,还有51.7%的人初中毕业后就打算“外出打工”和“做生意”。至于学习成绩,本次调查中,认为自己“信心不足”和“没有信心”的“留守儿童”约占1/3,另有35.1%的人感觉自己在学习方面信心十足。然而学校老师和监护人却一致认为,“留守儿童”普遍成绩较差。数据显示,有63.9%的“留守儿童”认为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人辅导”。
研究人员发现,多数“留守儿童”较少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器重,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陷入恶性循环。
研究人员分析说,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多为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在正常的教育管理之外,学校难以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监管。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加上思念父母、担心受歧视等心理障碍,缺乏学习自觉性、上进心和自制力。还有极少数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施以责骂、挖苦、体罚等不当手段,致使他们对学校失去信任,逃学、辍学,过早流向社会。
二:从学习动机说,很多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他们要么是为父母学,要么是为了走出家乡,这影响到学习的后劲和成绩。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