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经济学供给原理
生态经济学供给原理本文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将产品竞争与人的竞争混为一谈的经济人概念,运用新的生态经济学思维梳理近代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指出自由竞争的局限性,对竞争行为作出了初步细分,尝试从生态整体的角度观察与理解供给原理。 关键词:实物产品 流动性产品 供给主体 协同竞争 生态共赢人类的经济实践活动早已进入共嬴时代。而西方经济学理论仍然停留在几个世纪前初创时的模样。除了在工具方面越来越精巧和复杂之外,在思想进化方面却始终停滞不前,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过对现实有说服力的学说和流派。这或许就是西方经济学错的如此离谱的根本原因,虽然错的离谱却不断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致以误传误离经济学的本质越来越远。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工具,人们已无法对越来越多的现实异像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经济世界正在变得蒙昧未知。比如史无前例的资产泡沫、长期附着的有毒资产、不断钝化的债务周期、结构扭曲的定价逻辑、飞速乱转的美林时钟等,这一切几乎都超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认知和解释范畴。宏观经济学在面向现实世界的深度思想供给方面,面临着极大的贫乏。经济学日益偏离质朴的本质,正从源头上误入赢者通吃的歧途。所以要纠正经济学的失误,就必须正本清源。拨离经济学华丽的外包装,裸露经济学质朴的本质。经济学的核心其实很简单直观,就是做大蛋糕,分配蛋糕,这可使我们更简明扼要的看清经济学。做大蛋糕有两种主要推动力,一是人力资源,二是技术进步,前期以人力资源推动为主,对应的是买方市场环境,后期以技术进步推动为主,对应的是卖方市场环境。人力资源推动的市场属于短缺市场,技术进步推动的市场属于过剩市场。这样看市场的变迁,是否一目了然呢?技术进步具有集中突破性,所以对经济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对于数理模型分析的冲击足以达到颠覆的程度,这是西方经济学模型分析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模型是难以对不确定性因素作出准确预估的。蛋糕既指具体产品又指交易平台,平台就是市场。做大一方面是提供更多更丰富的交易品,另一方面是扩大交易面使更多人群在交易行为中受益。分配则是要减少垄断保证公平。产品一旦用于交换,就转化成了公共产品,同时转化的还有产品的所有权属性,这是西方经济学家所长期忽视的,正是这种忽视使西方经济学家看到了自利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却看不到市场交易的公益性质,想当然的认为自利的初衷经过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会自动的转化成公共产品,会自动増进市场的公益性,所以只需要强调自利的市场积极意义,就可以产生一个共嬴的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共嬴的嫩芽可以自生,却也可以在不适宜生长时自灭。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有句名言:“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国富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鼓励自利打算下的增加产品交换的行为,用市场交换机制产生一个产品供给的正循环,以增进产品的供给。这是典型的开发人力资源增进产品供给的思路,斯密虽在《国富论》里强调人是自利的,但在称得上作为《国富论》前奏的《道德情操论》中却强调人是同情的。斯密本人是将自利和同情看成人本性同样重要不可或缺的成分,所以斯密对于自利的看法并不绝对,造成自利绝对化的不是斯密,而是写出物种起源进化论的达尔文,他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引入了人类社会,他看到了自然界生存竞争输赢残酷性的一面,却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忽略生存竞争的共赢共输的生态平衡的另一面。他发展了人们故有的自利偏好,助长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观念的泛滥,成为自私者不断摄取公共利益的借口。由此也可以看出,斯密的自利与达尔文的自利是有本质区别的,斯密的自由竞争是自利算计下的产品的竞争,而非达尔文的动物性竞争,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尽管斯密并没有强调产品的竞争能够带来共赢的结局,但其市场调节机制的确立,还是起到了共赢的作用,比起达尔文的两败俱伤的竞争是一种显而易见的进步。对竞争做这样的区分是极有必要的。这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市场自由竞争的基础。有人归纳经济学第一定律:即人人为自己,社会更美好。其实这是曲解斯密自利的本意。产品交换的目的虽是自利的,交换的过程则是公利的,自利与公利并非绝对的不相容的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转化的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认为极端化绝对的对立是不存在的,转化是对立运行的基本方式。经济转化的工具就是用于交换的产品,产品交换越丰富越彻底,其平台的公利性质就越强烈,越能将自利转化成公利,公利的平台还具有自我成长性,如最近兴起的电商平台,公利的平台越成熟社会才能越趋于更美好。所以一个健全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应该只是一个产品自由竞争的市场,而不是一个人的自由竞争市场。这一点是自由竞争理论没有认识清楚的。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是主张调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是把社会利益看成个人利益之和的,发展个人利益也就等同于发展社会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