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教育中环保意识培养
化学教育中的环保意识培养
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代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损害健康、影响生活,而且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保护和治理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是刻不容缓,环境保护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由于由化学产品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最为普遍,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就十分必要。
一、化学教育中
必须增加环保内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薄弱的工业基础和落后的科技管理以及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尤为严重。青年学生是社会各级人才的后备军,因此,在化学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非常必要了。但目前,这方面的教育相当薄弱,据调查发现将环境教育列入化学课内容来抓的只占21%(边远地区的情况更让人担忧),学生掌握环境常识不尽如人意,有近1/3的学生连初步的环境常识都不具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依然盛行,某些地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环境保护教育的进行,也降抵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一些地区的多数教师缺乏环保方面的知识,没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没有把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当作任务来完成;三是部分地区教育部门不够重视,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不尽如人意,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难以完成。
二、化学教育中
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意义
1.分析国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的人口众多、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给我们带来的生存危机不再是耸人听闻的语言。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上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污染严重时期。从国家环保局近年来发布的中国环境公报可以看出,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农村蔓延。具体表现在:
(1)大气污染严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我国能源以燃煤为主,由于我国煤热能利用率不高,除尘脱硫率又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燃煤就使得大气质量严重下降,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与水汽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造成我国许多地区降酸性雨的现象,不少城市酸雨次数占降雨次数的一半以上。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与副局长王心芳分别向新闻界透露: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碳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00多亿元人民币;酸雨覆盖区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其中最严重的是重庆和贵阳两市),雨水使土壤酸化,破坏植物生长,影响森林生态平衡,破坏水生系统,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乡镇企业在给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目前有污染的乡镇企业占40%,其中重度污染的有10%。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并在粮食和植物中残留,给人和牲畜造成潜在危害。
(2)沙漠化蔓延。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同时,沙漠化土地每年还以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被剥去1厘米厚的肥土层,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四千多万吨化肥,接近目前全国化肥的年产量。全国约有60%以上的贫困县集中在风沙弥漫的生态脆弱带。
(3)水污染加剧。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大国,水资源污染严重。水体的主要污染物为需氧有机物(糖、脂肪等),植物营养物质(含氮、磷、钾、硫等营养元素的物质),重金属(汞、镉、铅、铬等)和石油、酚类、氯化物、氟化物、无机盐类污染物、农药等。我国长江以北地区竟已找不到一条未被污染的主要河流,城市河段有78%超过三类标准,据初步统计,全国已约有70%的淡水资源因遭受污染而不能直接使用。
(4)臭氧层破坏严重。近3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正在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er等人发现从1975年以来,南极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总臭氧浓度的减少超过30%,如此惊人的臭氧减弱引起了全世界极大的震动。进一步的测量表明,在过去的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形成比美国国土面积还要大的臭氧空洞。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空洞发生的时间在提前,持续时间在延长,面积在扩大。这一切迹象表明南极臭氧层的损耗状况仍在恶化之中。而且臭氧层的损耗不只发生在南极,在北极上空和其他中纬度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臭氧层损耗现象。臭氧层的破坏令人胆战心惊:其吸收紫外线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进一步对大气组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要能减退和抵抗能力下降。这将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本来就不好的健康状况更如恶化,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甚至包括麻疹、水痘、疱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参公管理企业编制.doc VIP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 学堂在线 日语与日本文化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关键SOP、一般SOP示例.pdf VIP
-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第3版):热作用特种加工技术PPT教学课件.pptx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钢箱梁制造新工艺及关键技术.ppt VIP
- 社区矫正心理测试.docx VIP
- 西双版纳傣自治州“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