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学生版).docxVIP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学生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学生版)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导学案(2018.3)(学生版)【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教学重点】1、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知识链接】1、简介闻一多先生。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家庭。五四运动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即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 月15日被特务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生。2、介绍作者臧克家。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自主学习】1、字词注音 地壳( ) 仰之弥( )高 兀兀( )穷年 校( )补 锲( )而不舍 沥( )尽心血 赫( )然 炯炯( )目光 群蚁排衙( ) 函( )寄 目不窥( )园 迥( )乎不同漂( )白 警报迭( )起 气冲斗( )牛2、解词。目不窥园:诗兴不作:一反既往:衰微:赫然:潜心贯注:慷慨淋漓:3、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1)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3)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4、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3)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4)《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5)《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 )【合作探究】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2.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3.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4.思考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出每一部分的内容)5、“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6、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相对应的语句来。 7、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精读精练】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