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6----11课复习总结 政治篇 1、隋唐两宋政权更替 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并立)——(南宋,金,西夏并立) 2、北宋 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并立示意图 3、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与政权更迭简表 时代特征 民族关系的发展 ②社会变化 政权 民族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 重大事件 影响 辽 契丹族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1125年被金灭亡 发展生产,创文字 国力不断增强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与中原政权冲突加剧 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开封(东京) 1127年被金所灭 “陈桥兵变”建立政权。 “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府(宁夏银川) 1227年被蒙古所灭 ①仿唐宋制度,定立官制等 ②创制下下文字 金 女真族 1115年 完颜阿骨打 1234年被蒙古所灭 ①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②创制下下文字 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金灭辽,北宋 南宋 汉族 1127年 赵构 临安 1276年被元灭 特点:不思进取,偏安于江南 文天祥,陆秀夫 蒙古 蒙古族 1206年 铁木真 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②蒙古灭西夏、金 元 1271年 忽必烈 大都(北京) 1368年被明朝取代 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特点:全国统一 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是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②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目的 措施 影响: 措施 军事方面( “收精兵” ) 消除武将专权的弊端 解除将领对军队的控制权,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①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行政权方面( “削实权” ) 在中央 削弱宰相的权力 用(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设置多了副宰相 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导致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 在地方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用文臣担任知州, 三年一换 设立通判(分散知州权力并对其监督) 财权( “制其谷”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富收归中央 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宋朝政治特点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最明显) 表现 ①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 影响 “重文” 积极:文人地位提高,读书风气浓厚,为科技文化的繁荣奠定基础 消极:机构重叠,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轻武”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使对外战争屡败 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有利于镇压农民起义,但是导致对西夏,辽的战争中屡败 5、宋代的科举 措施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影响 在全国营造浓厚读书风气 进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 ③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④ 6、忽必烈效仿汉法 方璐 治国安民 措施 政治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 设立机构,建立年号 经济 注重农桑 7、元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疆域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 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评价: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行省制度 时间 忽必烈 特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 背景 在中央 中书省:掌全国行政,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监察 内容 在地方 ①“腹里”(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于中书省 设置10个行省,下设路、府、州、县(除吐蕃,畏兀儿) 设置宣政院(掌西藏军民事务) 影响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开创我国设立省级行政区的先河 对边疆的管辖 方式 因地制宜 对台湾 设置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琉球 影响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对西域 北庭都元帅府 管西域军政事务 影响 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对西藏 宣政院 掌西藏军民事务 影响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民族关系篇 8、两宋的民族关系 分期 战 和 内容 影响 两宋 ①北宋、 辽,西夏 北宋、辽---澶州之战(宋真宗时) (背景:①宋太祖晚期:双方友好关系 ②宋太宗时:由进攻到防御) 北宋、辽----澶渊之盟 ①辽与宋议和, ②宋给辽岁币 ①消极:给北宋人民增加了赋税负担 积极: ⑴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⑵促进民族交融 ⑶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北宋、西夏战争 宋夏议和 元昊向宋称臣 ②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