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金元文学批评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史 .pptVIP

第20章 金元文学批评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史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章 金元文学批评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史 .ppt

第20章 金元文学批评; 王若虚(1174—1243),金文学家。字从之,号慵夫、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人。承安进士,官翰林直学士。金亡不仕。论文主张辞达理顺,于诗反对模拟雕琢,推崇白居易、苏轼,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诸人深表不满。 ;一、王若虚文论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精神 王若虚文论从理论建构本身来说成就并不太大,但其贡献在于对诗歌精神的重新彰显。主要表现为对文学创作中自我意识与个性精神的弘扬。 ;二、王若虚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批评 江西诗派以法度代替开放,使自我意识与个性精神淹没在夺胎换骨一类的模拟古人身上,其结果必然是对自我意识与个性精神的扼杀。 ;三、王若虚对苏轼文论思想的重张和阐扬 王若虚在当时竭力重张苏轼的文论思想是富有深意的。苏轼的文学宗旨与他的做人哲学是一致的,在最高的境界上体现出艺术与人生的统一。 ;二、对文学本体精神的追寻 元好问在他的文学思想中,除了呼唤建安风骨外,还从文人的内心世界与文学精神本体上进行追思,力图通过正本清源,来分清历史上创作的利弊得失,树立自己的审美规范。这种文学理论的建构,涉及文学赖以安身立命的本体精神,是以往许多批评家不曾涉猎的领域。 ;三、郝经的“内游说” 金元时期另一师事元好问的文士郝经在其《内游》中的文论观点也颇具代表性。 ;四、戴表元、方回等人的诗学 当时,与郝经的观点相异的主要是以戴表元、袁桷为代表的文学观点。他们认为“理学兴而文艺绝”,继承了严羽的思想,大力提倡唐诗 ; 元代的小说戏曲理论处于萌芽状态。戏曲理论主要有这样几种形态: 第一,属于戏曲的史料和评论著作,第二,有关戏曲的演唱技艺的书籍。 ;一、钟嗣成的《录鬼簿》 二、夏庭芝的《青楼集》 三、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四、罗烨的《醉 翁谈录》 五、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思考题】 1.金元文学批评有什么特点? 2.元好问论诗为什么大力提倡汉魏风骨与杜甫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