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cfe3o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 cfe3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VIP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cfe3o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 cfe3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cfe3o4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 cfe3o4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致谢本论文是在蒋荣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的各个期间,蒋老师给予了我许多启发和指导,从而保证了论文的顺利完成。三年研究生期间,蒋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为人谦和的处事作风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蒋老师教授表示深深的敬意。此外,感谢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过我帮助的,师姐吕慧、李艳芬和许秀琴博士,同学杨晓明、彭晴晴等,以及在论文完成阶段给予帮助师弟师妹们,还要感谢材料学院的吴超和张弘同学,感谢他们对我实验上的帮助。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谢谢他们一直支持我。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本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祝您生活美满,桃李满天下。摘要Fe3O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等优点,其储锂机理为转换反应,反应方程式为:Fe3O4+8Li++8e-?3Fe+4Li2O。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1-10nm的Fe和Li2O,材料体积发生变化,造成电极材料粉化团聚,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从集流体上剥落,因而致使电池容量的不可逆损失。制备特定形貌的的纳米Fe3O4和对材料进行碳修饰均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特殊的形貌可以提供额外空间缓解体积变化,并且纳米材料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缩短Li+传输距离;碳包覆不仅可以缓解体积膨胀的应力,防止材料粉化团聚,还可以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降低电池内阻。实验中采用溶剂热-胺热法制备纳米Fe3O4,研究了反应原料的种类及配比、反应时间、体系含水量等条件对产物形貌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控,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Fe3O4纳米材料。选择了其中具有孔隙结构的簇状球Fe3O4、多孔球Fe3O4和纳米微孔球Fe3O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其电化学性能,并对不同形貌Fe3O4的电化学性能做了对比及原因分析。在电流密度为50mA/g时,三种电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均高于理论比容量(926mAh/g),但是由于衰减过快,5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留率不到20%。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种形貌的C/Fe3O4纳米材料,碳层的厚度为2-5nm,并且材料形貌规整分散均匀。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电流密度为50mA/g时,可逆比容量均在1100mAh/g以上,并且50次循环后,最高比容量保留率为64%,其循环性能均优于未包覆的Fe3O4电极材料。实验中还采用了高温煅烧法制备得到了三种形貌的C/Fe3O4纳米材料,Fe3O4纳米颗粒密封在无定形碳中,以其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容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C/Fe3O4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能均优于未包覆的Fe3O4纳米材料,电极材料的电阻也低于未包覆的Fe3O4纳米材料。实验中制备了石墨烯与Fe3O4复合材料和GNs/C@Fe3O4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石墨烯也具有良好的储锂性能,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极高的初始容量,均高于未复合前的Fe3O4电极材料的比容量。虽然其循环性能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仍然优于Fe3O4电极材料,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复合材料的电阻远远小于Fe3O4。该论文有图46幅,表7个,参考文献91篇关键字:锂离子电池;C/Fe3O4;形貌;碳修饰;石墨烯;电化学性能IAbstractAspotentialanodematerials,Fe3O4showshighcapacity,lowcost,andeco-friendliness,thushasattractedconsiderableattention.ThecapacityoflithiumstorageismainlyachievedthroughthereversibleconversionreactionbetweenlithiumionandFe3O4:Fe3O4+8Li++8e-?3Fe+4Li2O.Despitethoseintriguingfeatures,themainobstacleindevelopingFe3O4anodesliesintheseverevolumechangeofFe3O4particlesduringlithiumioninsertion/extraction,whichcanresultinpulverizationoftheinitialparticlemorphologyandcausethebreakdownofelectricalconnectionofsuchanodematerialsfromcurrentcollectors,therebyleadingtopoorcyclingperformance.Inordertocircumventtheaboveintractableproblems,twot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