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tdna探究鲭科系统进化关系与鲣katsuwonus pelamis分子系统地理学-explor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mackerel and the molecular system of geography of katsuwonus pela mis by mtdna.docxVIP

利用mtdna探究鲭科系统进化关系与鲣katsuwonus pelamis分子系统地理学-explor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mackerel and the molecular system of geography of katsuwonus pela mis by mtdna.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mtdna探究鲭科系统进化关系与鲣katsuwonus pelamis分子系统地理学-explor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mackerel and the molecular system of geography of katsuwonus pela mis by mtdna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利用 mtDNA 探究鲭科系统进化关系与鲣分子系统地理学 摘 要 鲭科(Scombridae)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鲭亚目(Scombroidei),是一类上 层的,海洋迁徙鱼类,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鲭科包含有 15 个 属 54 个种,大多数鲭科物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具 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研究价值。目前,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逐 渐成为研究物种系统进化关系、物种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形成机制的主要手段。 本文成功扩增了鲭科羽鳃鲐属羽鳃鲐线粒体基因组完整序列,初步确定了 羽鳃鲐线粒体组及扩增方法,并分析了羽鳃鲐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结构与组成 等特征;利用线粒体完整序列以及蛋白质整合序列做进化分析,探讨 20 种鲭科 鱼类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线粒体 DNA 编码基因的适用性。另外,本文还采用线粒 体细胞色素 b(Cytochrome b, Cytb)基因、控制区(Control Region)D-loop 序 列,对鲭科鲣鱼 8 个群体进行分析,探讨其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以及种群 演化历史,以期为鲣鱼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主要内容如下: 1. 羽鳃鲐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采用了常规PCR技术,利用10对PCR引物,扩增了羽鳃鲐线粒体基因10个相 互重叠的片段,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所得线粒体序列全长为165,37bp,登录号 JX524134。实验结果表明,羽鳃鲐线粒体基因组与其他硬骨鱼类一样,包括13 个编码基因(ND1-ND6、ND4L、COXI-COXIII、Cytb),22个tRNA基因,2个rRNA 基因,2个非编码区(轻链复制起点区和控制区)。基因组的排列紧密,基因间隔 较少,甚至有基因重叠。羽鳃鲐线粒体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分析结果表明, G碱 含量偏低,尤其是在蛋白基因的三联体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有明显的G碱基反偏 倚性。研究结果还表明,除ND6基因是在L-链编码外,所有的12个蛋白基因均在 H-链编码;只有COX I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GTG,其余12个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 子则为ATG。 I 2. 探讨鲭科鱼类的起源与线粒体DNA编码蛋白基因的适用性 通过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了19种除羽鳃鲐以外的鲭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 并分整了各个蛋白基因序列。20种鲭科鱼的13个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平均转换/颠 换值(R)范围是2.07~4.59,Ka/Ks值远远小于1.0,意味着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 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正向选择作用。用NJ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合进化树置 信度与信息量,评估每个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能力。参照前人的研究结果,将13 个蛋白基因的系统进化适用性分为三个等级:ND5,ND4,COXI和Cytb为好; ND2,COXII,ND1,COXIII和ND6为中等;ND3,ND4L,ATP8,和ATP6最差。结 合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鲭科物种中,ND4和ND5的系统进化分析最可靠。 3. 鲣鱼的遗传多样性及演化历史研究 本研究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成功获得了8个鲣鱼群体的Cytb序列与D-loop 序列。在149尾鲣鱼Cytb序列中,共检测到了132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很高为 0.964~1.000 ;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35~0.01167。基于Cytb序列用K-2-P模型对各 群体进行了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8个鲣鱼群体两两间遗传距离比较小,大 小范围在 0.008~0.011之间,而群体内两两间的遗传距离最大值仅为0.012。8个 鲣鱼群体间的Fst值在-0.05373~0.09712之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且不显著。阶层 分析显示8个鲣鱼群体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性检验(Neutral test)和错配分布 (Mismatch analysis)分析均表明8个鲣鱼群体并未经历过种群扩张。 D-loop序列中,检测到了1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64~1.000 ;核苷 酸多样性为0.03765~0.04484。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8个鲣鱼群体两两间遗传 距离比较小在 0.040~0.045之间,与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相近。鲣鱼8群体间的Fst 值在-0.02283~0.05706之间,遗传分化水平较低且不显著。与Cytb结果一致,显 示 8 个 鲣 鱼 群 体 是 一 个 随 机 交 配 的 群 体 。 中 性 检 验 (Neutral test) 和错配分布 (Mismatch analysis)分析亦表明了8个鲣鱼群体并未经历过种群扩张。 关键词:鲭科,羽鳃鲐,鲣鱼,线粒体基因组,系统进化,遗传多样性,演化 历史 II Phylogenetic study of Scombrida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