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通货膨胀原因和解决路径.docVIP

浅析当前通货膨胀原因和解决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当前通货膨胀原因和解决路径

浅析当前通货膨胀原因和解决路径   一、引言      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货币供给增加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M2/GDP快速提高,尤其是1994年之后,这种趋势不断加速。2009年中国的M2/GDP已经达到178%,造成了我国经济体系内积累了大量的货币。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后我国还能维持低位通胀水平,被很多专家学者称为“中国经济之谜”。   对于这个“中国经济之谜”,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下面介绍三种比较有影响力的解释。早在1995年,就有学者提出“货币化进程”吸收超额货币来解释我国货币增长率远大于通货膨胀率与GDP之和的经济现象。还有学者根据货币数量恒等式(MV=PY),提出高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低通胀率同时存在的原因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第三种声音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弱化了货币供应到通货膨胀间的传导机制,从而让高货币增长与低通货膨胀并行不悖的现象得以存在。无论是“货币化进程”吸收货币,还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等等,这些解释无疑在当时都有一定道理的。按照货币化进程理论的观点,我国货币化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最大值,随后的货币化进程放缓就应该伴随着那些被“压抑”的大量货币的释放。可是1998年以后,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依然低位运行。对于流通速度下降的解释,步妍和李晓明指出这种解释只是问题的开始,关键是那些货币供给最终流向何处,终归会随着货币供给连续超过经济增长式的扩张而全部步入实体经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解释与我国资本市场至今不发达,抑制流动性过剩的作用有限的现实不能很好吻合。   本文目的不是对上述三种观点的批驳,因为任何一种经济现象并不是只有一个原因,可能有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到,中国这么多年来的“经济之谜”还没有构成对弗里德曼关于通货膨胀观点的挑战,这三种观点的共性就是:若不是货币化进程、货币流动速度下降或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等因素,中国早就应该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离不开货币,但是货币超发甚至连续几十年超发会出现问题是不言而喻,早被证明的事情;近30年来的货币发行连续超过GDP总量的既定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010年或者更早,吴敬琏、吴晓灵、谢国忠、周其仁等许多专家学者均表示,货币超发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通胀隐患。针对目前热议的央行超发货币引发通胀的说法,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指出,以M2减去GDP,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超发货币接近43万亿元。这种说法没有理论、现实依据。他建议,下一阶段我国应尽快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本文不是讨论中国货币超发是不是接近43万亿,而是在大家都承认我国存在货币超发的现实基础上,从货币超发的原因开始分析,讨论过去我国为什么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未来会不会有严重的通胀取决于什么。      二、货币超发的原因和后果      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平衡是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货币供给少于实体经济,则出现通货紧缩,抑制经济增长;货币供给适当超过实体经济,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过度供给也就是货币超发,则存在引起通货膨胀的危险,影响人们预期、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等。货币是央行对公众的信用,任何一个理性的央行都不会无所顾忌的对外发放自己的信用,我国央行的理性则深受其独立性的限制。   (一) 货币超发的原因   1.主动超发货币。第一次大战后,德国和俄国在恶性通胀期间,印制货币成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就像征税获得收入一样,有时候这项收入甚至接近GDP的10%。1920-1923年之间的德国,实际政府支出与货币增长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国家在正常时期,政府从印制货币中只获得一小部分收入。   当政府预算出现赤字时,财政部就靠发行债券筹集货币来支付政府的账单。从本质上说,政府的债券买主有四大类型:外国人,国内的个人和企业,非央行的其他银行,国家中央银行。在许多国家的经济中,中央银行都是国债最重要的购买者和最主动的贷款者,有时候,中央银行在政府的强迫下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财政部欠中央银行的债务并不需要真正的偿还,它只是代表政府的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的债务,结果就是公众持有的货币供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预算赤字通常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2.被动超发货币。我国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对中资企业实行强制的结售汇制度,1996年将外商投资企业也纳入结售汇体系,实行全面的银行结售汇制度,央行基础货币的来源大幅度上升甚至跳跃式增长。因为外汇储备增加迅速,为了稳定汇率,要求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频繁地使用冲销工具。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导致了大量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商业银行进入经济体系。这些基础货币通过货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