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湘黔“苗疆”开辟.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湘黔“苗疆”开辟

清代湘黔“苗疆”开辟   【摘要】 在湘黔边地的苗族聚居地,有一块历代中央王朝都不能直接控制的地方,就是历史上的“生苗区”,这一局面一直维持到清代康雍年间对“苗疆”的大规模开辟。清王朝开辟“苗疆”的政策,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本文仅对开辟“苗疆”的过程进行探讨。   【关键词】 清代 苗疆 开辟 湘黔      Abstract :In the the miao settlements in Xiang and Qian pierces, there is a place that a successive central dynasties cannot control directly. It is the shengmiao area in the history. This situation had been maintained in KangYong years in Qing dynasty when they opened Miaojiang on a large scale. The policy that Qing dynasty opened Miaojiang influence greatly in the society. In this paper, we only discuss the process about the open of Miaojiang.      湘黔“苗疆”主要位于湘西和黔东南地区,当地少数民族长期独立自主的生活,中央王朝不能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和控制,成为“化外”之地,生活在其中的人民被称为“生苗”,实际上是典型的内地边疆,这种形势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也不利于国家的一体化发展。在清王朝不留统治死角的理念下,康、雍时期对“苗疆”进行了大规模的武力开辟,消除其“化外”之势,把“苗疆”纳入国家的统一管理。   招抚“生苗”之事,明代便有之,“明永乐三年乙酉,辰州卫指挥使龚能等招谕?子坪三十五寨生苗。”(《苗防备览》(清)严如煜撰,道光癸卯(1943)木刻八册)但对“苗疆”进行大规模征讨,并取得重大成功,则是在清代康雍时期。   1.对湘西、黔东北“苗疆”的开辟   康熙年间,以“红苗”“出劫”和“反叛”为由,调集汉土官兵,对腊尔山“红苗”区进行“征剿”,将军事力量逐步深入到腊尔山“生苗”腹地。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廷更遣将调兵,对腊尔山“生苗”区进行大规模的武力“开辟”。次年,又于黔东北的正大营设“理苗同知”。至雍正八年(1730),因“吏目张文炳,把总张作志收粮,为落塘、稿平苗所戕。”经官军讨平后,“移正大营同知为松桃理苗同知,移铜仁协驻松桃。”置松桃厅。(《松桃厅志》)(参考《贵州通史》第三册P75-76)   康熙四十二年,以“红苗人等不可令在三省接壤之地以为民害”(光绪《湖南通志》首卷之一《诏谕》(清)卞宝第等纂修,清光绪十一年刻本)为由,遣在京大臣前往,直逼苗穴,勒令归诚。十一月礼部尚书席尔达等至镇?晓谕,群苗望风归诚,其违抗者惟天星、马鞍、山毛、都塘、七兜树、打郎、湄亮、老家、两头羊、糯塘山、老旺山等。席尔达等领满汉官兵,至天星寨迤东爆木营立营,令益谟攻天星、龙蛟、岗排、六梁等寨,贵州提督李述芳攻糯塘山、上下葫芦、兜河等寨,广西提督张旺攻马鞍山、打郎、老旺山等寨,镇?总兵官雷如攻毛都唐、老家、两头羊、湄亮、七兜树等寨。十二月十日,席尔达自爆木营赴苗穴,成龙、申乔率官兵应援。十三日,令长沙协副将高一靖等分四路进剿,至二十三日,经过十天的进剿搜捕,巨憝既迁,诸苗慑服,愿输课为良苗。因于辰州设乾州、凤凰二厅,分治苗疆。(光绪《湖南通志》卷八四《武备志七?苗防四》(清)卞宝第等纂修,光绪十一年刻本)“六里苗”于元时弃为“化外生苗”。明设崇山卫,后废,再次成为“化外生庙”,雍正八年秋,巡抚赵恩、总兵周一德、辰永沅靖道兼副将王柔、永顺府同知李?、保靖营游击王进昌,抚定六里生苗三百五十寨,于吉多坪设副将一员,归镇?镇统辖,赐名永绥协,并设六里同知一员,隶辰州府。十年,奉旨改六里同知为永绥同知。(宣统《永绥厅志》卷之三《地理门二?建置》(清)董鸿勋纂修,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至此,对腊尔山“生苗”区的开辟最终完成。   2.对黔东南“苗疆”的开辟   雍正六年,张广泗由贵阳率兵赴都匀,同都匀营参将赵文英等营于八寨隘口,招抚代理、代省、九门、长塘等寨,而杨排、杨老等寨拒抗如故,且胁数寨为援,……,文英督兵攻击,(乾隆《贵州通志》卷之二十四《武备?师旅考》(清)鄂尔泰等纂修,乾隆六年(1741)木刻本)拉开了开辟“苗疆”的序幕。“八寨为都匀要隘,丹江、清江、古州之咽喉,窟穴其中者为黑苗。”(《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其弟既为苗疆之肯綮,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